第六章 曹操假意征讨刘表,挑起袁绍二子争权(2 / 20)
倒是有感而发:“昔日杜袭、赵俨、繁钦三人同受征召,是在下与曹公一同接见的。我以为杜袭性刚、赵偐忒柔、繁钦失于谄媚,曹公却不以为然照例授予他们官职。这几年来繁钦打理公文兢兢业业,赵俨在朗陵县令任上以柔克刚安定豪族,如今杜袭也大有作为,看来曹公果能用人之长。我虽统理政务多年,实不及曹公远矣!”
曹操知道荀彧不会逢迎拍马,听了这话自然暗自得意,一旁那个年轻官员更是大加褒扬:“其实见子若见父,曹公六七岁的儿子尚且如此聪慧,更何况父亲啦!”一句话把大家都说乐了。原来西域于阗国(于阗国,汉代西域属国,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一带。东汉名臣班超曾一度收复西域,驱逐匈奴势力,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后因长期的羌汉战争,至汉桓帝年间东汉彻底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但仍有部分国家与中原有友好关系。据《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建安七年于阗国曾派使者到许都进贡驯象)曾进贡朝廷一头驯象,置于御园之中,之前曹操就是领着曹冲和荀彧等人去看大象了。众人都是中土人士,从没见过这么庞大的动物,曹操好奇使然想知道这大象的重量,可哪里去寻能称象的秤去?荀彧、邯郸商等人都无可奈何,反倒是小曹冲想出了办法——置象于池塘大船之上,在船帮处刻划水痕位置,再取石头等重物搬到船上,使其压到痕迹的位置,反过来称这些重物,而重物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此法一出人人拍手称妙,都夸曹冲是少年天才。
议郎周近不但精通西域诸族语言,而且熟读经籍,跟着凑趣道:“《易经·乾·象》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今曹公要南下用兵,而于阗国恰逢此时进贡大象,岂不是大吉之兆?”潘勖、邯郸商等纷纷点头附和。
荀攸全没把这大象的事放心上,只是瞅着那个陌生的年轻官员,见此人二十出头面庞黝黑,却穿着崭新的青色朝服,腰佩黑授官印。此等年纪担任议郎之职,实在是太少有了。曹操觉出荀攸诧异,连忙引荐:“公达,我来引荐。这位乃凉州刺史韦休甫之子,名唤韦诞字仲将。他奉父命陪伴于阗使者进京,刚刚被任命为议郎。”
荀攸虽未见过却有所耳闻。西凉刺史韦康膝下有三个儿子,长子韦康字元将,这两年常来许都传递公文,三子韦熊未及弱冠,这韦诞自然是那个老二。荀攸又看看邯郸商,倏然意识到曹操绝非闲来无事领这几人逛御园,刚才必有一场深思熟虑的谈话。邯郸商早在西京之时就被朝廷任命为凉州刺史,适逢三辅动乱无法成行,所以凉州刺史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