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3 / 4)
着雪前多捕些山货卖。对于这样勤劳肯干的少年郎,玉兰和陆忠越看越喜欢,叮嘱一番才送他出院门。
到了小庚入学这天,早饭后小乙小丁亲自送他去上学,完全不用送的,可小乙小丁就是想跟着去看热闹嘛。
小庚背着双肩包美滋滋的走在前面,小乙小丁在后面看着,不是看小庚,而是看他背着的小,太可爱了。
这个小可是一家人的功劳呢!陆小乙针线活一般,但玉兰拿手,母女两商商量量总算把小做出来了,里面两个夹层,一层放书本和纸张,一层放砚台和墨锭,中间的隔层和底部缝上油纸,最外面的大扣子是陆忠按小乙的意思把一块小木头磨成牛角扣形状。陆小乙还用几块碎布在上拼了个小黄鸭,由心细的小丁亲自把鸭身、鸭嘴和鸭眼睛缝在上。
于是,小庚背着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出来的独一份双肩小上学去啦!
很快跟村里几个少年郎碰头,有的提个小书篮,有的是木制小书箱,有的跨着小布袋,还有的是一块粗布包裹着抱在怀里。
小庚故意走前面,让其他少年郎看他背后的小,结果显而易见,少年郎们都冲上前,叽叽喳喳的询问,还有伸手去摸的,小庚一边嚷嚷“别莫脏了”一边往前跑去,其他少年郎们在后面紧紧追着。
到了陆家大房,陆小乙数了数人头,有三十二个之多呢!年龄小点如小庚这样六岁左右的,还有申强那样九岁左右的,甚至还有跟丙榆不相上下的。
天啦!从来没有发现村里有这么多小少年,熙熙嚷嚷像一窝小鸡仔,头都要吵晕了。
想必村里多数人家都把适龄的孩子送来了吧。短学嘛!束修又不多,送来读上两月,等明年长学了,说不定就没这么多孩子了。
村里来送哥哥弟弟上学的小姑娘也不少,陆小乙跟她们一一打过招呼,便依在门框往里看,还有的小姑娘垫脚从窗口往里瞅。陆小乙看了一圈,只觉小姑娘对知识的渴盼不亚于小少年,可惜这个时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除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姑娘会被教着识几个字外,她们这样的农家小姑娘,只有做家务的份。
家中若是有进学的兄弟,兴许还能教着识几个字吧!陆小乙在现代虽不是文盲,但穿到这异世,繁琐复杂的文字大多还是不认识的,相当于文盲了,于是暗暗打定主意,等小庚下学回来,她跟小丁也学着认认字。
喜鹊也来送喜柱,见陆小乙也在,高兴的凑过来,小姐妹好几天没见面,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