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4 / 5)
思,脸上有种蒙蒙中窥见曙光的惊喜,催促道:“堂姐,这位学长说的太有道理了,我现在读书就是这样,一本书读来读去厚薄皆不变也!他再说说第二阶段。”
陆小乙故意吊他胃口,挠头装想不起来,急的陆丙榆面露忧色,好似刚窥见一丝曙光,又被一团雾霭遮挡,一切又归于蒙蒙之中。
陆小乙哦了一声,装着想起来了,接着说道:“那学长说第二阶段把书读薄,其实就是一个判定、寻找与舍弃的过程,他说要对书本的内容存有疑问,不能听之信之要有自己的判定,然后去寻找整本书的真义,也许是一个词也许是一句话,只有抓到书本的精髓,才能确之凿凿的说你读懂了,最后便是舍弃,舍弃厚重的铺垫,舍弃华美的言辞,如此一来这本书不就读薄了吗?”
陆丙榆眼睛亮了起来,默默的把这些话记下了,等回去慢慢思索,接着问第三阶段。
陆小乙这次不再吊他胃口,说道:“如何把读薄的书再读厚,其实就好比我祖父编凉席一样,顺着纵横线慢慢添草茎,随着草茎越添越多,席面会越来越大。同理,你抓住了书本的精髓,沿着作者的思路延展下去,你会发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没听过的地名人名,你就会去查阅其他典籍,直到把它们弄清楚为止,就像一串藏在盒子里的珍珠串,一条线扯出来且越扯越多,书不就变的越来越厚了吗?”
陆丙榆激动的跳起来,嘴里嚷嚷着:“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呀!这位学长说的太有道理了,我要回去仔细揣摩揣摩,等揣摩清楚后跟小戊讲,再跟我爹和我祖父讲。”
陆小乙不敢保证陆福增和陆思听见后会不会如陆丙榆这么欢愉,这种把书读薄再读厚的说法也是前世班主任经常教导学生的,说起来还是不严谨,毕竟现代课本跟古代圣人著作是不一样的,前者强调灵活运用,后者注重死记硬背。算了算了,既然说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全看陆丙榆的悟性吧!
说着话,便到了大房院外,陆大婆子已经等得心急难耐,见丙榆把陆忠请来,心里一喜,暗道此事有门,笑眯眯的对陆忠道:“忠儿啊,可算把你请来了,回回去你家也见不着你的人影,伯母还以为你故意躲着我呢!”
陆忠道:“那哪能呢!伯母说笑了。”
“伯母随便一说,你别多心啊,快进来,你祖母等候多时了。”陆大婆子把陆忠往院里迎,见陆忠身后跟着陆小乙三姐弟,陆大婆子几不可见的瘪瘪嘴,交代丙榆带小乙姐弟在院里耍,她单独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