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六)(8 / 8)
新军,其中佼佼者全是河中军中挑选出来,刻意混入的。这些人训练有素、历经战阵,皆是军中精锐,一入南衙四军,很快便掌握实权。因此李筠领兵一到,这些人立刻倒戈拥护……崔胤这次是辛辛苦苦白忙乎,全为他人做嫁衣,费尽心力却竟然只是为右相新编了四军之众!”
韩偓大吃一惊,愕然道:“右相若是连这都能料到,微臣自是无话可说。可若真是如此,右相为何会被困山东?”
李晔冷笑道:“李正阳被困山东之事,原本就只是传言,甚至多半是崔胤欲要复起,随便编织而来。偌,韩卿且看这个。”说着递出一份奏文。
韩偓一看,竟是李曜兖州大胜的奏报,当时心中又是震惊,又是疑惑不减,问道:“兖州之战,右相竟获如此大胜,真是令人始料未及。然则却并不能说明他就能够平安归来,毕竟朱温已在黄河上铁索沉江,就算此前损失了部分兵力,却也未必不能死守此处。一旦时间拖了下去,右相粮草不济,什么事就都有可能发生。”
他微微一顿,又想到一个道理,接着道:“就算李筠曾经投靠了右相,但如果右相不能按时返回,只怕他便会心生自立之心,此事拖的时间越久,可能性就越大,陛下,陛下!”
李晔却似乎真的失去了信心,也有可能有些喝醉了,摇起头、大着舌头道:“没,没用了,右相既然连崔胤也设计进去,并且以他为刀,顺带还将整个神策军一网打尽,可见其……其用心多深!李筠,不过是右相手中的一把刀,以右相之算计,焉能没有对这把刀的控制之法?韩……卿,你且细想,李筠之所以能掌握南衙四军,是因为什么?因为四军中的骨干全是河中将校!你再想想,那个如今统领这南衙四军、名叫元行钦的年轻将领是谁?哈哈,朕已经查清楚了,此子正是右相弟子冯道的发小、右相亲信悍将朱八戒的徒弟……小名叫做阿蛮!……如此,韩卿还以为争取到李筠,朕便有回天之力么?”
韩偓听得这番话,心中顿时一片冰凉。种种怪异,顿时全部变得合情合理起来:譬如王抟在朝中任凭崔胤、神策等人翻云覆雨而不作一字之评;譬如长安变乱之后,李曜明明是在兖州大胜却没有一道奏章上表……等等这一切,原来都不过是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