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王业之基(十七) (1)(6 / 21)
新文明,也就是所谓的全盘西化。中国学习西方的目的,却是为了保存中国的中华文明,中国富国强兵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建成一个抵抗西洋文明的堡垒。中国一方面要引进和学习西洋文明,一方面又要坚持中国以前的旧的中华文明,这件事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郑观应在《盛世危言》所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读福泽谕吉《脱亚论》,让李曜感到震动的,就是当时日本对西洋文明的接纳,而不是抵制。福泽谕吉《脱亚论》的中心思想也是让大家接纳西洋的先进文明。可是直到李曜穿越前,他觉得中国对西洋文明还是抱着抵制的态度。中国的自强思路,也还是没有摆脱“中体西用”的思路,坚持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学习西洋文明。
日本学习西洋文明,这本身就是它的目的;而中国学习西洋文明,却是一种权宜之策,或者是一个手段,其目的仍然是保持和坚持中华文明。但文化和政治制度是配套的,西洋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西洋文化或西洋文明的土壤中,把西洋政治制度从西洋文化中割裂开来,只学西洋的政治制度,不要西洋文明的文化土壤,即所谓“中体西用”,用中华思想来运作西洋的政治体制,必然很难搞好。
正是有鉴于此,李曜才觉得自己穿越唐末,是极佳的时机,因为可以提早改变国人的思维方式。他那《新儒论》所强调的、“各业并举”所要表达的、乃至总参谋部制度所欲培养的,都何尝不是为此?
统一天下,以他目前拥有的实力而言,未见得太难,至少他自己觉得,在他有生之年重新为大唐统一天下绝不是奢望,可如果仅仅如此,仅仅是做一个中兴名臣,了不起又一个郭子仪而已,于万世何益!
唯有改变国人思想,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更加先进的制度,那才是处处领先世界的要义所在!
若不是要建立总参谋部,他当初又何必将军械监扩大化,又何必建立河中军事学院?
其实他也曾思考,军事学应该算一门科学还是一种艺术?他觉得兼而有之:科学,是因为军事学是一门包罗很广的学问,有些分支,象军事地理学、军事经济学、运筹学是从相当成型的学科化出来的。即便是战场指挥,无论战略还是战术层次,都有很多具体的规律可循,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