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掌控四镇(十)(6 / 17)
准确。其实在不同时期,随着时局的变化和李茂贞自身实力的盛衰,其占据地域也不同。因此必须用一种动态的标准和眼光对李茂贞割据地域的范围进行考察。如果以贞观十道为地域标准对李茂贞割据的地域范围进行考究,其割据期间的实际统治疆域大约是如下情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李茂贞占据了关内道大部分地区。
光启三年七月,李茂贞以平定李昌符之功晋升同平章事,凤翔节度使。是为李茂贞发迹之始。关内道西部的凤翔镇是李茂贞的发迹之地,也是李茂贞割据势力盘踞的老巢所在。李茂贞以此为根据地,凭借位近京畿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得以干政,势力不断壮大,很快就超出了关内道西部,屡屡将其触角伸到关内道的北部和东部。但关内一道地位特别,得关内道者得天下,即可“挟天子令诸侯”。因此关内道各股势力纵横交错,李茂贞虽然发展很快,参与了干政势力的角逐,成为北方多极争霸中的一极,最后竟与梁、晋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正当李茂贞势力急剧发展壮大之时,由于关外晋系李克用和汴系朱全忠两大劲敌的干涉,因此他对关内道东部染指的时间并不长,其实际控制区域和势力范围主要仍在关内道西部和北部一带。
一,凤翔镇。凤翔镇,唐上元元年(760年)置,治凤翔,辖凤翔府、陇州二州,大中四年又兼领秦州。凤翔节度使初有秦陇节度使、兴凤陇节度使、保义节度使等称谓,唐上元二年,凤翔节度使始兼领陇右节度使之职,称凤翔陇右节度等使或凤翔河陇节度使,始成定制,是二元一体的方镇统治体制。乾宁元年,李茂贞占据奉天,设立乾州。之后,李茂贞在凤翔管内又增设良、晏、匡三州。天复元年,李茂贞在陇州置保胜军节度,后梁贞明二年罢归凤翔镇。
僖宗光启三年(886年)七月,李茂贞出任凤翔节度使。自此,李茂贞一直实任凤翔节度使至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四月,统治时间长达三十八年之久。后唐立国后,李茂贞名义上归国,接受中央的册封,但仍然保持自立状态。李茂贞死后,由其嫡长子李从曮袭任凤翔节度使。在任期间,李从曮虽然依然保持自治,但其多次入朝进贡,又竭力供军伐蜀,奉国甚恭。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二月,李从曮调任宣武节度使,正式标志着李茂贞父子割据凤翔近半个世纪的终结。虽然李从曮在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又出任凤翔节度使,直至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十月终于位,但其性质却己不同,其自立色彩逐渐褪尽,逐渐由一个割据者演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