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掌控四镇(十)(16 / 17)
相争,王建派王宗侃率蜀军攻克利州,李茂贞所署利州刺史李继顒战死。不久,岐军又夺回利州。乾宁四年,李茂贞改感义军为昭武军,徙治利州,“欲以镇兵捍王建”。天复二年二月,川兵进至利州,李茂贞所署昭武节度使李继忠不敌,弃镇逃回凤翔,利州失陷。十月,王建又攻拔兴州,以王宗浩为兴州刺史,占有昭武镇大部。贞明元年八月,蜀主王建分兵两路攻岐,王宗瑶等攻克凤州。贞明元年十二月,王建置武兴军于凤州,割文、兴二州隶之。至此,昭武军彻底为蜀所有。李茂贞实际控有感义军(昭武军)二十三年。
除上述三镇外,李茂贞势力还曾占有金州。金州旧属山南东道,光启元年之后升为节度。史载:“李茂贞遣养子继臻窃据金州,(冯)行袭攻下之,因授金州防御使。”又据《资治通鉴》卷二五八唐昭宗大顺二年十二月条:“初,李茂贞养子继臻据金州,均州刺史冯行袭攻下之,诏以行袭为昭信防御使,治金州。”可知李茂贞的确占有过金州之地,但其占据的时间却因史料残缺不得而知。
总之,除山南东道在唐末由赵匡凝父子占据外,李茂贞的实力触角遍及山南道其他各州镇。
此外,李茂贞还曾一度占据剑南道部分地区。
剑南与凤翔并不相邻,李茂贞势力之所以能够进入剑南,乃是因为景福二年李茂贞吞并山南西道之故。李茂贞为了稳固山南的统治,必须对勃兴于西川的王建进行打压,而以南下救援东川为契机,李茂贞下令岐军进占剑南东川大部,与王建为争夺地盘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正面冲突。因为李茂贞的统治重心在关中,他个人又急于干政甚至挟天子令诸侯,所以在与王建的争夺中失利,因此在剑南道占据的时间也较短。
一,剑南东川。东川,治梓州,上元二年始置,初辖梓、遂、绵、剑、龙、阆、普、陵、泸、荣、资、简等十二州。唐末辖梓、绵、遂、渝、合、普、荣、陵、泸、昌等十州。光启三年正月为顾彦朗所据。其弟顾彦晖自大顺二年十二月继任,直至乾宁四年十月,顾氏兄弟割据东川十一年。
景福二年正月,李茂贞进占山南西道,此时“东川留后顾彦晖既与王建有隙,李茂贞欲抚之使从已,奏请更赐彦晖节,诏以彦晖为东川节度使”。而王建攻东川,顾彦晖求救于李茂贞,李茂贞为这是一个扩大势力范围的好机会,遂出兵援救。他派知兴元军府事李继密率岐兵救援梓州,进驻东川。关于这次岐军进驻东川的过程,历史文献上并无明确记载。但从后来的史实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