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金菊鲈鱼羹(2 / 5)
的金菊花瓣,就得了。”
“蕉客无话可说,只能赶紧去包个大的荷包,是也不是?”旁边宝钗尝了一口汤,笑着打趣探春。
柳眉则悄悄抬眼,望向黛玉。
黛玉也正捧着一只小瓷碗,品了一小口汤,这时候正抿着嘴,冲柳眉微笑。
这件事儿,在座就只有黛玉与柳眉两人知道。
当日在北静别院里,黛玉在北静太妃里,当着柳眉的面儿,讲过那“莼鲈之思”的故事,便是个“秋风起,思及吴中莼鲈,遂辞官返乡”的故事。那天柳眉做过莼菜汤,但遗憾的是没有鲈鱼,只得用当地塘里的鲜鱼做鱼圆来配。
眼下秋风起,则正是鲈鱼肥美的时候。而柳眉这道羹,也因“莼鲈之思”的典故,紧紧地契合探春那“秋风起”的命题——只可惜这时她又弄不到莼菜了。
早先黛玉向柳眉使眼色,就是在提醒她这段典故。
而柳眉,又哪里有不记得的道理。
旁边惜春看看碗内的花瓣,犹豫了片刻,才尝了一口,问:“这个又是什么典故?”
黛玉坐在惜春身侧,轻笑了一声,说:“藕榭君难道是忘了,《离骚》里写着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如今可不是晚上?咱们这些诗翁聚在一处,仿屈子之食菊,岂不是妙哉雅极?”
众人听了,也都觉得有道理,纷纷赞黛玉替柳眉将这道菜解得妙上加妙。
柳眉却知道,在汤羹里加上这些菊瓣,只需片刻,就可以让鱼汤带上一些清新的花香味。只是花瓣的量不能多,过多则过寒,便不好了。
一时间众人都尝过了汤,又大多就了此前送来的碧粳米饭与其余几样小菜,将晚饭食毕。
黛玉见那缠丝白玛瑙碟里盛着的红菱与鸡头米,颜色鲜亮,极是可爱,忍不住伸手,便要取一个来剥。
柳眉见了连忙道:“林姑娘请放着我来剥。”
她只黛玉畏寒,红菱鸡头米这样寒凉的小食怕是吃下去会受不住,赶紧从食盒里又取了一道点心出来,放在黛玉手边,说:“这个是小厨房做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姑娘先尝尝这个。红菱与鸡头这两样,有些微寒,一会儿姑娘少尝一点儿。”
旁边宝钗当即笑着转向宝玉,打趣道:“宝兄弟,要是旁人不说,我只当这丫头是潇湘馆的丫头,谁想得到竟是你怡红院的?”
宝玉嘻嘻笑道:“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