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第一百五十七章(5 / 7)
“没船也未必是坏事。”
李谨言十分关注华俄的谈判进程,当看到展部长把俄国人绕得晕头转向,一边咬牙切齿,一边不得不在协议上签字时,笑得直拍桌子。
“不过从铁路上运输,尼德和许二姐就不能继续留在比利时了。”李谨言拿起萧有德搜集来的关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所有资料,对照桌面上的地图,最终目光落在了瑞士这个国家之上。
为了保证货物不在中途被截,还得有一定的武力,或许该让兵工厂研究一下列车炮?
至于沿线的车站,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大不了损失一些,总是能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只要货物进了欧洲,就一切都好说。毕竟俄国同德国和奥匈帝国接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怎么从东普鲁士运回柏林和维也纳,是这些日耳曼人自己的事。至于法国和英国,反正他们有船,自己来运就是了。
李谨言放下资料,撇撇嘴,等到他手里有了船,俄国再乱起来,任谁吃了他的,都得给他吐出来!
十月中旬,欧洲西线战场上,盟军和德军奔向大海的对称运动终于告一段落,从瑞士到比利时海岸线,绵延了六七百公里的堑壕,铁丝网和各种工事,没有任何一方能从正面突破对方,也没人能成功包抄对方的侧翼。虽说双方都不甘心,但条件所限,继续跑下去,要跑进英吉利海峡吗?
德国总参谋部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德国人不接受失败,他们发誓要在英法联军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彻底击溃他们。
这个攻击点,选在比利时小镇伊普雷。
若推选一战中最倒霉的城镇,伊普雷绝对榜上有名。
一九一四年欧洲战场最后一场大战,发生在伊普雷,德国第一次发动毒气战,选在伊普雷,毒气之王芥子气第一此在战场上被使用,还是伊普雷。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它?这句话绝对是对伊普雷的最真实写照。
三个星期的伊普雷战役,德军和英法联军均死伤惨重,德军的大量年轻志愿者死在了冲锋的路上,英国第一批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
法国军队也发挥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三个欧洲强国绞杀成一团,战场上满布硝烟,鲜血和尸体。
华夏在一战中保持中立,却派出了军事观察团,同行的还有美国。或许是华夏的药品,钢盔以及罐头等产品对交战各国越来越重要,交战双方对华夏和美国的军事观察团还算客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