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部分(2 / 6)
同所得到印象观感也不同,何况是在倾轧争斗严重的宫闱之中,她居然能表现“完美”——这只说明了一件事,魏氏不仅心计手段极高,深谙皇帝监察后宫的手段,还可能皇帝身边的太监或者暗卫埋有她的人。
想到这里云珠心中一突,她并不认为有个内务府总管的祖父和内务府管领的父亲就能手眼通天到这地步!
最有可能的是她接收了历史上的慧贤皇贵妃高氏在宫中留下的人脉势力。只有高家才可能凭着当年高斌替雍正掌着江南暗谍监察百官的职务而有机会接触皇帝身边的暗卫……
真是有意思啊,不管是真是假,她倒要看看现在的慧妃与魏氏能合作到哪一个地步。
******
时间就在这种充满了倾轧与较量的氛围中缓缓流过,到了八月份,大清大胜沙俄的捷报在朝堂炸开,随之而来的好消息转眼传得举国皆知,才使得后宫的纷争偃旗息鼓。
原来岳钟琪、傅恒、弘晈各领一路大军,仿元军当年西征路线分三路攻入北俄罗斯(具体战术有所变化),而最接近大清西北的部落、公国因为三路大军配合完美的战术以及威力巨大的火枪火炮下纷纷被攻陷,并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而此时的沙俄帝国政坛也动荡不安。
自彼得二世病逝,女皇安娜登基之后便对政务漠不关心,政务一直靠她的情夫比隆与一帮子顾问在处理,加上安娜登基后撕毁将实权交还国家最高机构枢密院的协议并解散枢密院,实行高压统治,已然埋下不少隐患。两年前,她的不在意使得沙俄陷入大清的鏊战中,战败与帝国钱粮巨大消耗的双重压力加剧了沙俄高层的矛盾冲突,沙俄皇室反对她的力量、声浪越来越多,直到今年她病情严重,竭力扶持她那才两岁的外孙伊凡成为沙俄的新皇帝……彻底惹恼了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伊丽沙白.彼得罗芙娜,双方明里暗里斗个不停。
伊丽沙白.彼得罗芙娜不比安娜女皇,她是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之女,自幼长于宫廷熟悉政治,眼见帝**队败退,想起当年被成吉思汗攻至莫斯科的事来,不得不选择暂时妥协,力促沙俄再次向大清请和。
内忧外患,安娜女皇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有岳钟琪坐镇中军,傅恒和弘晈将手头军印交予副将,亲自“护送”沙俄使节再次来到京城。
要说以前大清西北不靖也是因为后头有个暗中鼓动支持的沙俄,这次两国交战,周边诸邦虽不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