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与君相诀别 (16)(17 / 23)
大魏三百年国祚于不顾,贸然以一己之身,对抗大魏所有勋贵世家。
朝臣们对弘远帝是有防备,这种防备的心思,在弘远帝留下一个非世家所出的十二皇子在京城后,大臣们难免会想入非非,——弘远帝会不会某一日突然废了太子,在驾崩之前将皇位留给十二皇子……
届时几位尚且存世的,和勋贵世家沾亲带故的皇子远在封地,十二皇子若是有本事坐稳那皇位还好,若是坐不稳……几年后岂不是又有好一番权利分割,大魏岂不是又要陷入皇子争权之战中?
朝中暗涌如潮,秦承嗣也因此事深思,现如今的朝局对于独善其身的秦王府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可若是弘远帝有心留十二皇子登基……
再有一事,却是钦天监察天象,推究近几年节气历法,得出大魏之后三年会有较大天灾的事情,其受灾范围和严厉程度,据可靠推论,应是不会逊色于致使三百年前大兴最终亡国的那场灾难。
不管大魏还是大魏属国的南诏,亦或者是对大魏虎视眈眈的西域、鞑挞,届时都会被天灾笼罩。
南诏毕竟是属国,若有难,大魏自会援助,然西域和鞑挞,怕是民众无粮草可食时,又会犯边西北。
那时他必定是要亲自领兵出征,又有天灾当头,大魏过境内秩序紊乱,他忧心妻儿……L
☆、464 我们也洞房
秦承嗣不紧不慢的将所有事情说出,一时间只觉得心情顿时宽松不少,郁气得意宣泄,秦承嗣是舒坦了,与他相比,池玲珑果不出所料,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几位皇子分封诸王谴去封地,这都是预料中的事儿,每个皇帝在任时,都会将成年皇子迁去封地,坐镇一方,这其中好的一方面,确实可以预防逼宫叛乱等事儿,使朝局安稳;二来,皇子坐镇封地,又可使地方少了山匪响马为祸民间,算是造福一方。
当然,这都是好处,可若是皇子在地方上暗暗招兵买马,等皇帝驾崩后借口“匡正义”“诛暴君”之名掀起义军,国境内少不得又是一番内斗。
这些都是隐忧,并不一定会发生,所以,无论是皇帝分封诸王,或是设立“巡官”监视几个儿子,都说的过去。
但是,太子是国之储君,留守皇城乃理所应当,借口十二皇子年幼,就将十二皇子也留在京都,这却有些说不过去了。
毕竟,在史上,可多的是不满十岁的皇子封王后被迁去封地的前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