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汉代玉璧(4 / 6)
看玉的好坏…你看这三块和氏璧,无论色泽、通透和包浆来看,都算是老玉了…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
“当然,这是汉代的玉璧,汉代玉璧上面的图案都趋于简单…一般以分区纹饰璧为主。”
“我国古代制作、使用玉璧历史悠久,出土材料表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玉璧。作为祭天礼器与丧葬殓尸神物,几千年来,它一直被人们普遍使用并延续至今。
分区纹饰璧是汉代丧葬用璧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像眼前的这三块,便是分区纹饰璧,它主要流行于西汉时期,目前见于报道的此类璧多出于汉代诸侯王及其亲属、近臣墓中,因其色青或深绿,又称作“玄璧”,按纹饰差别及分区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两面纹饰相同,每面纹饰分为两区,内区多饰浅浮雕谷纹、蒲纹、涡纹,外区置几组双身合首夔龙纹,中间以绳索纹隔开。”
“第二类:两面饰纹相同,每面饰纹也分两区,内区多为蒲纹、涡纹,外区由几组凤鸟纹组成,中间以绳索纹相隔。此类璧一般体型较小,纹饰构图较为简练。”
“第三类:构图技法、风格特征与第一类基本一致,惟纹饰分作三区,体型硕大,一般直径均大于28厘米。”
“而眼前的这三块,便是属于分区纹饰璧的第二类,两面饰纹相同,每面饰纹也分两区,内区多为蒲纹、涡纹,外区由几组凤鸟纹组成,中间以绳索纹相隔…看到这个图案了吗,这就是蒲文…”
魏老到不愧是对于玉璧痴迷的人,这一打开话匣子,便洋洋洒洒的说起来没完没了了,而且越说越兴奋,一边说着,一边还认真的帮着钱笑笑解释和指点,全然忘记了之前钱笑笑说的不愿意学考古的话。再次不自然的将钱笑笑当作了自己的徒弟来培养。
而钱笑笑也不好意思打断魏老的,只能点头,脸上装出一脸的好奇和好学的神情毕恭毕敬的学着…能学多少是多少把,反正钱笑笑也不知着这个东西吃饭的…
实际上,钱笑笑最好奇和关系的还是能卖多少钱,以钱笑笑这种没有信仰不懂得文化的人来看,这三块玉璧再好。也不如人民币拿在手里舒坦…要是对于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