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老两口(2 / 3)
了一下眉头,苦笑了一下,“多少寒门士子靠发妻供给飞黄腾达,后来抛妻弃子。你儿子……就算溪儿啥也不做,他也得对她言听计从,你别气了。”
安元太太不作声了,她一下子又气馁了。丈夫说得也是,反正儿子总会啥事都听溪儿的,就算溪儿啥也不会做,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所以自己现在气也白气。
“所以要想,至少溪儿还肯供给他!”安元看老妻的脸色,点头再看了一眼信。这只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小溪儿也在信里夹了一张请祖父母安,父母安的小笺。看来她的规矩也还不错,知道要向两层的公婆请安问好。
“娘看了信没?”安元看了两次后,才看向了妻子。
“嗯,我请公婆先看的,公婆看完后才把信交给我,让您看。”安元太太忙说道,该有的礼仪她也是懂的,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海儿还是傻子一个,这种讨巧的事,原该让媳妇做的。”安元看看溪儿的请安笺,皱了一下眉头,他突然发现,媳妇的字比儿子写得好。想想,若是报平安的信由媳妇来写,该多么的聪明,显得媳妇的体贴与孝顺。
“看出来了?定是媳妇怕海儿不好意思,于是不敢写。老太太还说,溪儿的字退步了。”安元太太也翻了一个白眼,若是这字都退步了,那么儿子的字真是让人气馁了。不过也是,溪儿几岁就跟李萍练字,字好在京里是出了名的。跟八岁还没好好读书的安海还真不是一条线上。
安元的脸又黑了,非要一天之内不断的提醒他,他政事不如曾凡,教书不如曾凡,连教子都不如曾凡吗?
“也不知道亲家母他们收到信写的什么?”安元太太没想这个,只是想到李萍可以收到两封信,想想都觉得羡慕起来。
“他们定比你收到的晚,孩子们又不知道他们去了福建,信自是先寄京里,再从京里转福建。”安元把信放回了信封里,交回给妻子,想想,“收好吧,几个月才有一封。”
这个安元太太倒不用安元提醒,忙拿了一个樟木信匣子出来,把信放进去。收好,还十分殷切的看着安元,“老爷给他们快回信吧。现在有了地址,就能写信了,以后,我们写得勤快一点,让他们能常常收到我们的信,他们写信也能回得勤快,就算路上要走几个月,但我们也能隔些日子收到一封的。”
“这信,还真是不好寄。”安元轻叹了一声,此时民间寄信有民信局,全国内的寄信已经很方便了。官家有官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