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部分(3 / 6)
铺子买下来后,又花了大价钱把整间铺子重新翻修了一下,又花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正好蒋大厨在点心铺子里学着招呼客人也学得差不多。
辛湖只打算把他调到竹器铺子里来当掌柜的。蒋大厨虽然没读什么书,但在打仗闲暇时也跟着大郎学了些字,辛湖再让阿超教会他记帐,就能走马上任了。
蒋大厨学得极认真,当掌柜肯定比在灶房打杂强很多,而且竹器铺子这边有小院子,后院还有几间小屋,他们一家人带两个伙计都住在这边,他媳妇帮着大家煮饭,每月还能得一笔月银子,等于他们家的收入立马就变高了,他非常感谢辛湖和大郎给他的这个机会的,两夫妻都十分高兴。
辛湖从家里调了两个口齿伶俐的十几岁的小厮过来当伙计,三个人的帮子,很快就正式运转起来了。
因为有点心铺子的广告效应与连带效应,竹器铺子一开张生意还不错。银子虽然赚得不多,但客流量可不小,大件的没怎么卖出去,反倒是一些精美的小工艺品销量非常好。
而此时,大郎他们还在路上,不过在他一回到京城时,就已经写信给燕王,让他先准备好点心铺子,只等他们人一到,就正式开业。
燕王独自一个人不动声色的先在凉平府里生活了两个多月,天天和大郎四处转,早就把整个凉平府摸得差不多了。而燕王妃带着一众女眷等人,一路上也赶得非常着急,可是人数众多,再怎么着急,也不可能有多快,所以他们到达凉平府已经是腊月底,马上就要过年了。
大郎打着经商的幌子,天天带着几个人在外面跑,自然最先见到这支大部队。
陈华自然要问清楚燕王在凉平府的情况。大郎据实以告,说:“你们这么多人,怕是难得安置下来了。燕王府在燕王到达之前,根本就没有修建。眼下,赵甲日夜赶工,弄好了几座院子,也只能勉强把主子们安置下来而已。”
陈华听得目瞪口呆,心里把知府与皇帝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么多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们该怎么办才好。这大冷的天,难道要让大家搭帐篷吗?
陈华带着这支近四千人的大部队,已经是疲惫不堪,在路上休息不好吃不好睡不好,还冻得要死,众女眷更是怨声载道,现在每个人都巴不得快点到达凉平府,能好好的歇下来。可一想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陈华就不知道该要说什么了。
腊月二十八的上午,陈华带着的燕王一行人总算到达凉平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