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部分(4 / 6)
哪里说起。墨水一团一团的落在纸上,连续浪费了好几张字后,她最终也只写了: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大家,你要保重自己,三句话。想了想又觉得太简单了,又把多了两户佃农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夜深了,整个村子静悄悄的,一直到公鸡打鸣了,辛湖才惊觉自己居然拿着这封信,胡思乱想了一个晚上,“我这不是着魔了吗?”她骂了自己一句,才倒头睡下了。
这个晚上,注定是个失眠的夜晚,村子里其他收到信的人,也一样没人能睡得着。谢大嫂身子已经很重了,却想着如果能生了把信带给他就好了。毕竟一胎大家都盼望是个男孩子。
谢姝儿看着信,对着儿子熟睡的小脸,提起笔,很想画一副儿子的画相,但画来画去,却一点儿也不好看,只得恼怒的扔下笔,随意写了几句,家里一切安好,等闲话,最后也是叮嘱他保重自己的话。两人在感情上,都是比较粗旷的人,反倒没那么多的甜言密语要写。
两位夫子自然也看了所有人的信,并且指导谢大嫂给谢大哥回了信。其他几家人写的回信都极简单,和来信一样只有薄薄的一张纸,只有辛湖家,四口人各写了一封回信,装在一起,显得特别厚。主要是大宝和阿毛,哆里八嗦的,写了一大篇,错字都好几个,惹得大家都偷笑不已。
难得人家能给大家把回信带走,大家伙就又忙碌起来了。因为他们走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决定是不是要去打战,刚开始只是打算帮着章炎把粮食送去,给安王一点资助而已。他们得亲自去看了安王,通过一些了解,才能决定这个安王是否值得他们效力。
以他们的能力与身手,他们也不怕去了军中,人家不让他们走。不过,让他们留下来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是经过这一路与章炎的接触,他们从章炎身上看到了希望。而且安王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所以,当时他们带去的随身物件并不多,这会儿,大家都在忙碌着给他们缝制衣服。大郎走的时候,辛湖就给他带了去年新做的冬衣,这会儿就只要给他缝两套新的里衣,一件小袄,再加上几双靴子与单鞋,基本就够了。如果有可能,她当然希望能给他多带点衣服去,毕竟军中很费衣服鞋子,也不能指望着,这个时候安王还能给每个军士都能把装备搞齐全了。
缝衣服,辛湖自然不敢自己出手,还是请了胡大嫂与刘大娘,好在她自己平时纳的鞋底子都有,做靴子,做鞋还不算什么事。请刘大娘去给大郎做里衣了,胡大嫂帮着做一件小袄与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