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部分(3 / 6)
着自己家的地,养着自己家的马,但是每年秋收后,都会分一点粮食到公中存着,平时打猎也是大家轮流着来了。肉食分着吃,多余的拿去换东西回来,也是各取所需。当然了,也制订了好几条村规来约束村民。不是现在分了田,有了私产,你想怎样就能怎样了。为了让芦苇村能更好的发展下去,村规也非常严厉,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
这一套独特而有效的行事方法,是在辛湖的暗示下完成的。
前面两年,大家一起开田种地,还相处得很好,毕竟大家都奔着在这里扎根的念头而努力着。所以干活都不留余力,也没有人觉得你少干了,我多干了,分配的时候,也基本满意。但是时间长了,也不可能每次都象是吃大锅饭一样的分配。
特别是,并不是每一家的劳动力都一样多,时间一长,肯定会有人觉得我们家明明干的多,他们家明明没干多少,凭什么还一样的分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家啊?趁着大家还没有闹出矛盾之前,辛湖暗搓搓的提醒了一下大郎,并且讲了现代农村分田到户的好处给他听。
大郎心里本来也觉得,目前这种集中劳作,按需分配的方式不能长久下去,听了辛湖的话,立马去找江大山,谢公子,江昊,吴凡四人商量。
“是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村子里的生活好了,是该分家了。”江昊说。
吴凡也点点头,赞同的说:“树大分枝,业大分家。”
“这么说,夫子们都同意我的想法了。”大郎高兴的说。
他是觉得辛湖的想法很好,但是其实他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才要找大家商量。但现在大家都赞同辛湖的提议,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辛湖的提议是可行的。这一点他还是蛮佩服辛湖的。他觉得辛湖的脑子里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但偏偏还很有实际作用。
虽然他很好奇辛湖是从哪里知道这些想法的,但是,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多了,他也已经习惯了。也不想去追究什么了。就比如平时读书一样,他也有表现的格外出奇的地方,江昊也好,吴凡也好,都只会善加引导他,而不是去追根究底。说起来,这两个虽然年纪不大,但却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大儒。这不得不说,是整个芦苇村的福气。
“是的,我也认为分了好。”江大山也发了言。
谢公子更加同意,因为他早就想把下人分出去单过了,现在他们家吃闲饭的人最多,比如谢老夫人不可能下田去干活吧,比如谢大嫂也基本不下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