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部分(5 / 6)
肚子嘛。其他的蔬菜类,晒干了也不能当粮食吃,不过是当菜来吃,最多只能贴补一下缺粮,想当主食来吃,是不可能的。
熬过了干旱炎热的夏天,秋收也开始了,因为大家下了大力气照顾庄稼,所以收获喜人,样样都很不错。收获的季节,胡大哥他们几个男人已经忙的家都不回来了,直接在地里住着,太阳辣的时候,就是棚子里休息,成熟的粮食也吸引来了不少鸟,大家趁机也猎了不少回来吃。
但是就算如此,所有的粮食加在一起,也不过约二千斤,平均到四户人家,也就是一家能分约500斤,想吃一年,有点困难,而且还要留种子。小麦高粱这类主食肯定是要多留一些的,因为明年有多的田可以种了。大家决定小麦高粱各留二百斤当种子。其他的每样看情况,有的留个三五斤有的留个十斤八斤当种子。
其实还有约四百斤菜籽,现在也无法榨油,就全部当成种子先放着了。如此一来,分到每家的估计也就三百斤粮食。这点儿粮食要吃一整年,怎么可能,就是陈家只有五个孩子也不够吃啊。
好在家家户户都贮存了一些莲藕粉,看着天气还好,这个活就没停下来过。不想饿肚子,大家什么东西都想尽量多存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好想,用三年之后四个字,就把前面的这些事做个了结啊。
第105章 遇事
谢公子带着江大山与谢五, 一路风尘仆仆,遇上了不少危险,终于在历时二个月,到达了绵城。在这里他们还幸运的遇上了谢管家。此时的谢管家, 正急得满嘴里泡, 焦头烂额,见到主子,喜出望外。
“公子。可算是见到您了?”谢管家扑过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跟在他身边的谢七,也象是看到了救星似的。
“爹, 您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们赶着去京里呢。”谢五好奇的问。
他们三人从芦苇村出来,一路并不顺利, 东奔西跑的,绕了不少路,好不容易找到了这里, 没想到他爹居然还先他们一步到这里了。
而此时的他们离京不算近也不算远了, 约三天的路程。
谢管家说:“不用去京里了。京里乱得很, 再怎么守卫森严, 井然有序也是表象。架不住百姓想往外跑啊, 就是些名门望族, 宗室王爷们也各有打算。小姐订的那户人家已经娶谢府的表小姐,说是全了这门亲戚呢。”
“哦。这么说,我倒是要感谢谢玉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