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部分(4 / 6)
不错了。胡大嫂脸上甚至有了些红润,连原本干枯的头发都有了些油水。
见到阿信和阿志回来,两人更是开心的不行。这几天,他们夫妻两也开始和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了,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胡大嫂折的是左手腕,下地干活不用手的地方,她已经跑得很利索了。天天还出去摘野菜,只不过是一只手干活,慢一些罢了。
胡大哥还不能走,但可以坐着干活,天天还能帮着大家割芦苇嫩茎叶,他拿凳子坐在地里,把身边一圈割完了,再挪动凳子,一天下来,割的居然比刘大娘还割得多。果然是干过活的人,干起活来就是麻利,也不怕累。
听说野韭菜的小蒜仔儿可以腌制起来慢慢吃,胡大嫂忙讨问制作方法,其实她很会做咸菜,大家稍稍一提,她就明白了。末了,她还感激的说:“以前我们也挖了吃,都是直接炒的,吃过了季节就没有了。”
“那是,我们以前也不知道,都是阿湖教我们的。你别看阿湖年纪小,会的东西可不少。不管什么东西,到了她手上弄出来就是格外好吃。”刘大娘笑道。
“是啊,她教我们做会了好多菜,可厉害了。要不是她这么会聪明,我们的日子哪能过得这么好。”张婶婶也说。
几个女人七嘴八舌的讲起辛湖的事迹,令胡大哥胡大嫂两人听得目瞪口呆。虽然,阿信和阿志也会说一些,辛湖的事情给他俩听,但他们没亲眼见过,自然也没太放在心上。况且,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胡大嫂象辛湖这么大的时候,也一样天天洗衣煮饭,带弟弟妹妹,农忙时也一样下地干活。
“哟,阿糊这么厉害啊。”胡大嫂不由的多打量了辛湖几眼。
她现在也知道陈家没有大人,就几个孩子,自己过日子。江大山这个舅舅一走,就又只剩下几个孩子艰难度日了。她只以为陈家在村子里应该是最难过的,哪里想到,阿湖小小年纪居然还本领大着呢。难怪,几个孩子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了。
实际上,以前他们家也不可能在太多的盐来制咸菜,一般都是采用晒干的方式来保证冬天能多一些菜吃。但是很多菜晒干了,就跟枯草一样,很难吃。但腌制后装在坛子里密封起来,到吃的时候再打开,比晒干了再煮要好吃的多,又不是会枯得象柴一样,都水灵灵的,好吃的多。现在他们家也分了两斤盐,还有上次分的五斤盐没吃完,腌一小坛子小蒜仔儿的盐也不要多少,她才肯腌呢。
辛湖对大家的夸奖已经免疫了,不以为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