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部分(4 / 6)
开导大家:“不要紧的。下季我们自己收了粮食,就不用来买粮了。”
大郎回过神来,苦笑:“就那点儿田,我们一村子的人,哪里够吃?”
阿信和阿志也在心里算了算,认同的点了点头,就算再省着,他们一家四口一个月也得吃二十多斤粮食,这还是在肉多,野菜够多的条件下。要是既没菜又没肉,四十斤粮也不够吃。他们比照自己家的口粮,也能算得出其他三户人家一月能吃的粮是多少。就算不把他们一家四口的粮食算进去,那些收成也不够谢家,陈家,张家三户人家吃。
“下回,我们不来这里了。”辛湖说。她想到,他和大郎以前救到刘大娘一家人的那条路。也许走那条路,能去的地方会繁华一些,官府管理好一些,拿着银子还是能买到粮呢?
“你说那条路啊。也不知道现在太不太平。”大郎说。江大山他们就是走这条路出去的,但他们三个是武艺高强的壮年男人,走的了。他们这群人就不一定走得了啊?
“试试啦。”辛湖说。既然江大山他们选择了那条路,起码也是觉得那条路希望最大吧。
“行了,改天再说吧。”大郎转移了话题。
反正短时间内他们不可能再出门了。最多也就是在附近打猎,搞些肉回家吃。不用象现在这样一出门就是十天半月的。情势越来越差,大家心里更记挂着留在村子里的人,而留在村子里的人也一样担心着他们。
大郎一想到他们出门时,平儿和大宝阿毛眼泪汪汪的样子,他就想快点回家。把三个孩子丢在家里,确实也不好。其实小孩子才更敏感,虽然天天和刘大娘小石头,阿土他们在一起玩,但他们也明白,大家不是一家人,只有大郎和辛湖才和他们是一家人。这种被人信赖与依赖,还互相牵挂的感觉,他很喜欢。因为这样,他才觉得大家是一家人。
“哎,那商队是什么意思?拼命的压价,不象想买竹器的样子,那为何还要来啊。”辛湖伸手戳了戳大郎的肩膀,好奇的问。
那就是不想做生意的样子嘛。虽然村民们不得已不卖给他们,但长此以往,肯定这合作是搞不下去的啊。
她就搞不懂了,一般来说,只要有得赚,商队不该是这样的态度啊,而且看这商队的来头还很大的,势力大得很呢。他们不仅垄断了本地的生意,还能让他们不敢去县城做生意,肯定与官府有勾结。
他们究竟是在做生意,还是打着做生意的幌子呢?又或者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