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部分(1 / 6)
的位置,教大家练功夫和箭术。但读书上课的事就停下来了, 毕竟除了谢公子,就只有谢大嫂有这个能力了, 其他人水平都不高。不过,谢公子走之前,可是有争对性的写了几篇大字, 让大家练习。大家不仅要练字, 还要背下内容。这点活儿, 谢姝儿可以帮着检查督促。
日子过得很快, 天气很快就热起来了。所有人都收起了小袄子, 换上了单薄的夹衣, 不怕冷的人,连单衣都开始穿了。而地里的庄稼活,确实也多起来了。锄草,松土, 开沟浇水施肥的事儿连接不断,好多不懂的农活,都是靠阿信和阿志来指导了。
特别施肥的活儿,可是个技术活呢。该什么时候施,该施多少都有讲究。施多了不行,会把庄稼烧死了,少了庄稼又吃不上肥,影响开花结果。幸好有阿信和阿志两人平时就做惯了这些活的人,要是就靠辛湖这个半吊子,那地里的庄稼也不知道能长成啥样?
看到大篓子装着的马粪驮到地里来,阿信也不怕脏,拿着小铲子巴拉几下,说:“这肥真好。以往在老家,要是有这种肥,也不至于收成那么少。”
因为村子里有五匹马,一直以来的马粪大家都保留下来了,这点常识大郎和辛湖还是知道的,所以村子里不缺肥料。不象阿信他们以前种地,老是愁没肥料,那时候是田多肥少,特别是那十来亩的荒田,大家几乎想尽了办法去沤肥,却也无法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实在是因为土地太贫瘠。可不象现在,地少肥多,根本就用不完。
“就是,这马粪多好啊。可比其他的肥料好太多了。”阿志也说。
以前他们在老家的时候,不仅自己家的家禽牲口的粪要都收拾好,还得到外面去收集肥料,有时候为了外面捡到的一沱牛粪,有人恨不得打一架呢。那里象现在,村子里光是马粪就用不完了。而且马粪还干净,不象茅厕里的粪便那样会把人搞得一身臭哄哄的。
给地里施完肥,回家的路上,辛湖揉着酸痛的脖子说:“好累,幸好有了阿志和阿信兄弟俩。不然,可得忙死了。”
大家除了要到地里干活之外,割芦苇芽的活儿一直没停下来过。虽然现在芦苇芽已经长高了很多,也没以前的嫩了,但马依旧爱吃,大家就一直没停过,要等马不吃了就不再晒了。毕竟现在晒还划算一些,芦苇芽长得有一两尺来长了,割起来也方便些,一镰刀下去割得也多了,晒出来的干芦苇芽也变多了。
所以大家还是依旧每天抽空干这个活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