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部分(4 / 6)
草根深扎于泥土中,有的芦苇根甚至都伸展过来了,又深又长,牵牵拌拌的,象布着地网一样。他们一寸一寸的挖着,而且挖得很深,尽量第一次就把草根挖出来,全部捡干净。以后种了东西就不怕有锄不完的草了。
挖完之后,阿信和阿志感叹道:“这块地很好,但拿来当菜园子就太糟蹋了。这块适合种水稻,当水田用。”
这里泥土很湿润,周边的芦苇林虽然象道天然的篱笆一样,但离水却也非常近,随便开条沟就能把水引过来了。
一句话象是惊醒了梦中人似的,“能种水稻?”辛湖惊喜的问。
请原谅她这个半吊子农民,虽然小时候下过田,但那可是半玩闹的性质,她居然没有想到过要种水稻。实在是因为在这里她就没发现过水田,而且大家吃的也多半是面,实际上她虽然也吃面,但还是更爱吃大米。
现在她再仔细的看看这块田,越发觉得阿信的话是对的。因为她知道水田一般较低,并且能蓄水,老家甚至后来有些村民还把种水稻的水田,改成了莲溏,种起了莲藕。
“我们在老家,有旱田和水田之分。旱田种小麦高粱之流,水田就种水稻了,种的庄稼种类多,收成就好一些。”阿志解释道。
“那我们再找找看,看能不能多找几块。”大郎兴奋的说。
他米面都吃,看似没有特别的爱好,实在是因为上世当过兵,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谁还讲究是米好吃还是面好吃啊。但实际上,他与辛湖一样,喜欢吃大米一些。比如喝粥,他就爱大米粥,而不是用面粉煮的稀糊糊。
果然,大家又在附近找到几块类似的荒草地。
“哎,明年得想办法弄点水稻种子回来。”大郎说。原先的芦苇村人,就没种过水稻,也没开过水田,所以也不可能给他们留下水稻种。他还以为这个地方不能种水稻,搞了半天,有可能是人家根本就不会种,又或者人家习惯吃面食。
“你们会种水稻吗?会育种吗?”辛湖问阿信和阿志。
“我表哥会呀,他可是种地的好手。小麦高粱大豆水稻,啥他都会种。”阿信答。他俩当然不会育种,这可得有经验的积年好手,才能担任呢。
“太好了。”辛湖高兴的说。
“这下可好了。”刘大娘和谢三伯也觉得开心。
这芦苇村就没个正经会种地的人,虽然庄稼都种下去了,地里禾苗也长得不错,但那可都是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