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5 / 6)
,也不用怕有什么东西忘记买,有什么东西不需要买了。
“那行啊。大郎记吧。现在就可以想,想到一样记一样。先把小鸡仔记上。”江大山说。他对这些家庭庶务可一点儿也不善长。脑子里也记不住太多的要买的零碎玩意儿。大家先慢慢想,慢慢往单子上添。
“大哥,谢公子说要教我们读书。你能不能先教我一下,我一个字也不会写。”平儿一听说到写下来,就立马请求道。
“行啊。”大郎应着,随手捡了根细枝在地上划了个平字。
“这个字读平。就是你的名字。”
平儿很认真的看了一会儿,又学着大郎的样子拿细枝在地上写写划划起来。一个字他也学得很认真呢。
看着平儿的样子,辛湖心里满是感叹。在现代,她见到的孩子基本上都能上学。可在古代,想要读书可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虽然芦苇村,大家觉得孩子们该读书识字,但这也是因为谢家人也好,张婶婶也好,她们都是读过书的人。大家也并不是那些小门穷户,连儿子都读不起书,哪能让女儿家也读书啊。所以平儿虽然这么小,也懂得珍惜读书的机会。
江大山见到大郎写的字,又听到他和平儿说,平是什么意思等等,就明白他说的读过两年书,是没错的,顺道就考校起来。他也不过是让大郎背些启蒙读物,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等。
这些东西,大郎当然记得很清楚,不说对答如流,却也非常熟练。可见是真正认真学过的。
“不错。这可真是把你耽搁了。要是一直学下去,你这个年纪也该学深一点的东西。不过,现在连本书也没有。不知道谢公子会教你什么?”江大山遗憾的说。
他的学识不算高,所以没敢说要给孩子们启蒙,幸好谢公子学识比他高得多,教几个孩子完全不是问题。只是,谢公子和他一样,也不会在这里呆太长时间,往后孩子们的读书问题,还真是个大难道。
这里的大人,基本都可以随便教教孩子们,让他们能识得几个字,完全没问题。但想要真正的有学问,就需要正统的学习,需要有正经的夫子,而且也不是一年两年能有成效的。读书可是个长期的投资,并且开销极大。所以普通人家根本就供不起读书人,但眼下,他们多少有些家底,如果让大郎去科举,对这个家还是极有利的。江大山觉得自己是不是该考虑找夫子的事情了?
第二天,谢公子果然依言,把孩子们全部叫到一起,说:“我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