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计划第一步(2 / 3)
是好景不长,马小东的生意才开张一周,就在老师的压迫之下关闭了。为此,马小东后来每每想起都非常遗憾,要不是这该死的教育制度,没准自己可以从辣条起家,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富豪也说不定。
这事儿马洪国显然是知道的,想起来就是一阵好笑,“行,保证不反悔,不过你期末的考试必须拿第一。”
“行,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就去卖自己的蘑菇,无论我卖了多少钱,你们都不许要,我自己做生意赚的钱也不行要。”
“行!只要你不耽误学习就行。”经过上次这小子卖鱼的事儿,马洪国对于儿子卖蘑菇到是不怎么担心。至于儿子卖蘑菇的钱,他真没打算要,当然了,他是不知道能卖多少钱。他到是有点想看看这小子能做什么买卖,通过前两次儿子做生意的经历来看,或许这孩子做买卖还真有天赋也说不定。
当天晚上,马小东就又把这事和自己老妈说了一遍,老妈犹豫了一下也答应了,因为如果家里卖鱼真的成功的话,这园子里的几千斤鱼,最少也能卖个两三万块钱,到时候分钱的时候,也有一万多块。
一想到这个数字,杨桂芝就有点激动啊,自己和洪国两人结婚快二十年了,也没除了养大这两个孩子,一点钱也没存下啊。这一星期就是一万块钱,到下雪封河最少也得一个月啊,没准能挣个七八万,明年盖房子都够了。
心里一激动,加上终于想起来,这卖鱼的生意还是孩子提供的,于是就答应了马小东的要求,他卖蘑菇的钱都可以自己留着,就连大姐马丽华自己的蘑菇卖钱也可以自己留着。
马小东看出来老妈的心情不错,当然也知道因为什么。有时候马小东很是想不明白,那些鱼就在河里,买鱼的人就在镇上,为什么就没人去弄呢?是大家的思想太过于僵化了吗?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个赚钱的道路,或者说,大家根本就没有那个魄力,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了丢人。或许,这就是小山村人始终都富不起来的原因吧。
就像南方人,人家就敢在自己的地里什么都种,水果蔬菜,什么值钱种什么,怎么样卖钱多,就怎么种。可是在这里呢,大家伙一辈子种的都是老三样,玉米,水稻,和大豆。马小东长这么大,就没看见谁家大规模的种过别的东西。
就像后来,土豆很值钱,市场上一斤一块多,要说东北的土地,也很适合种土豆,一亩地收成最少也能有五六千斤,可是就是没人种,当然马小东自己家也没种过。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