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燕子(2 / 4)
缓,叫声也不再惊悸凄怨。
小燕子的爸爸妈妈每天辛劳地去田间轮番给小雏燕们觅食,每次燕爸爸或燕妈妈捉到昆虫给孩子喂食时,雏燕们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把脖子长长地伸出巢『穴』,大长着嘴巴急切待食。
每当这时,燕妈妈总是用嘴巴左右啄啄雏燕的头,似乎在安慰它们孩子们别急,听话等着,妈妈这就再去给你们啄食去,你们都是乖孩子。”说着燕妈妈未做片刻歇息,又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此情此景,孙刚想起了白居易描绘母燕养育雏燕时“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那深挚的情与爱,无不使人赞扬与感念慈母的伟大与无私。
雏燕在父母的关怀与呵护中一天天长大,渐渐长出了稚嫩的翅膀,歌声也越加清脆嘹亮。两只老燕看在眼中,喜上心头。
老燕对雏燕疼爱但不溺爱,每天它们风雨无阻地带着雏燕尝试飞翔。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雏燕胆小害怕,乍飞两下翅膀,就即落在房檐、电线上,老燕身先士卒,反复给孩子们演练,耐心地陪在雏燕身边,给它们勇气、鼓励,自信、自强。
先让它们尝试着在低空飞翔,循序渐进,逐渐雏燕学会了坚强,历练出了坚硬的翅膀,并能离开父母独自在空中翱翔。孙刚凝望它们在蓝天轻捷翩舞、矫健俊美的身影,不禁赞叹大自然那神奇的力量。
孙刚突发奇想,人若有如燕子一样飞翔的翅膀该有多妙,那样的话,就可以如童话中的天使般,越过高山,穿过丛林,最后飞到一个心中向往的地方。
在农村平常所见的大多属于家燕。据资料记载,家燕体型较小,上身为发金属光辉的黑『色』,头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红『色』,飞的较低,鸣声较小,多以居民的室内房梁上和墙角筑巢,最喜接近人类。
听说燕子还是气象观察哨,对气候变化特敏感,飞得很低是提醒人们雨即来临,飞得高远是告知人们阳光灿烂。
燕子又是害虫的天敌,天生的吃虫嘴和抓虫脚长得非常别致,嘴短弱且裂宽,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脚短小而爪较强。据说一只燕子一年要捕食八十余万只昆虫,它们是人类的益鸟,是人类的,所以农村人一直保护着它,不会随意伤害它。
说起保护燕子,孙刚忆起小时候所做的几件“坏”事,真是万恶不赦,罪该万死。
儿时的孙刚不像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好,玩具多多,想玩就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