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八面埋伏 军法处置(2 / 4)
个军中定制的斗、斛上掠过,抬头看了看天色,冷笑道,“却不知长史要准备到何时才能妥当?这收粮之事也是耽误得起的?”
张高忙道,“公子稍候,某这便差人去催一催长史。”回身指了个差役道,“你快去一趟,找到长史,便说苏公子已然到了,请他尽快过来。”
眼见那差役撒腿便跑了出去,苏南瑾的脸色依然纹风不动,“时辰不早,有劳参军打开粮仓,这便开始收粮罢”
张高一怔,苏南瑾的目光锋利的看了过来,“十二万石粮食,绝非两三日便可收完,若不抓紧些,待前军到时,此等重责,谁来担当?”
他身材原本高大,语气又咄咄逼人,张高不由退了一步,念及裴行俭之前“不得与苏公子冲突”的吩咐,还是讷讷的道,“那、那便依公子所言。”说着向管粮仓的小吏挥了挥手,小吏忙从怀中掏出铜匙,打开了当先的一栋四间粮仓。
西州的粮仓自然亦是用减地留墙法在生土中挖掘而成,只是四面土生墙都是特意留得上薄而下厚,整个形制恰恰有如倒扣着的米斗,兼之进深颇长,又无高窗灯火照明,看去又颇像四张黑黝黝的饥饿大嘴。
这粮仓一开,等候的粮车便有了小小的骚动,安三郎早已等在行商之中,当下向人群中的张二郎欠身行了一礼,“张骑尉,您先请。”
这张二郎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因盗牛案而名闻西州的敦煌张氏子弟。他原非行商,只是此次收粮利润可观,又是与官府合作,有些大户乡绅也颇愿加入,安三郎自是不好拒绝。这张二郎大约是想着能表一表自家洗心革面的诚意,更是颇为热心,此次设法收了一千多石的粟米上来,比寻常行商还来得快些。安三郎几日前便与裴行俭合计过一次,今日第一个便安排了他去交粮。
张二郎早等得不耐烦,听得这句呵呵一笑,抱手说了声谢,与安三郎一道走了上去。
旁人也就罢了,那仓曹参军张高一见张二郎,心里不由叫了一声苦,这位族兄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冒了出来?此时也不能多说,只咬牙对张二郎使了个眼色,张二郎有些愕然,左顾右盼的不明所以。张高暗暗叹气,回头便对苏苏南瑾笑道,“苏公子,此次送粮不仅有行商,也有西州大户,公子是否要下官引见……”
苏南瑾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让他们把粮米送上便是,谁有工夫与他们厮见”
张高只得自己迎上两步,苦笑着低声道,“阿兄,今日您怎么第一个送粮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