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号,说的就是蔡文卓,他现在坐在仅靠后方。 (5)(9 / 26)
平关,也是件难事。
你不知道雪域人哪天打来,士兵要一直驻守下去,这期间所花费的粮草从何而来?如果中原有战事,该如何应对?
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东郡、南都、北都,三方势力同时攻击帝都,王旭该如何回应?到时候内忧外患,屁股后面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好,而中原又四面楚歌,到那时真就危险了。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善用兵着,不虑胜先虑败。
商量不出什么,王旭直接宣布散朝。
........
午时,韩书画带着十几个大学士赶到,文卿和贾恢也来了。至于凌源和刘林等人,却是没有来,因为三人不够资格。
只有大学士才能参与阅卷。
将案桌摆开,王旭摆了摆手。让所有人按班就坐。
“大家要仔细的看,不能有丝毫僻陋,这试卷里,说不定就有人才。”
王旭一说完,所有人拱手应答:“遵旨。”
贾恢、韩书画、文卿三人坐在一起。各拿起来一份试卷,三人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
贾恢一脸正色,以正常的眼光看待试卷,恪尽职守。
文卿,一脸轻松,他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不管如何阅卷,几百万两银子已经到手,而且无从查起。
至于一旁的韩书画,神情颇为古怪。不知道在想什么,他既没有阅卷,也没有看,只是将试卷那道鼻子上一通猛闻。
“书画,朕是让你阅卷,不是闻卷子,你搞什么古怪?”
王旭手里端着一杯茶,静看所有人,带看到韩书画的反常举动后,问道。
此时所有的大学士斗将目光投了过来。文卿和贾恢也都看向他。
韩书画笑了笑,拿起手中的试卷道:“禀陛下,微臣在这卷子上,闻到了文渊阁的味道。”
“这等文章。写的太过保守,老辣,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所写,非初生学子所能写的出来。也只有我文渊阁,是这种文风。”
厮...
一旁的文卿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万万没想到。韩书画的眼光竟然如此锐利,一眼就盼破了乾坤。
不错,这写试卷当中,有很多都是出自文渊阁行走或者是学子们之手,而至于那篇预备靠状元的文章,则是出自一位大学士之手,绝对能夺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