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江南初平(4 / 8)
名州县官员济济一堂,参加李庆安举办的江南迎新年会。
每一个人都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待,这关系到朝廷对江南的定位,关系江南今后数十年的发展方向。
所有人都相信,李庆安的心中已经为江南的发展画上了一幅未来之图。
会议在常州国子学的讲学堂内举行,讲学堂是一座大殿,是常州最宏伟的建筑,可以容纳三千名生徒在此听学,此时大殿内坐满了黑压压的人,不仅仅是二百余名官员来参与,还有近五百余名来自各州的豪门商贾以及士绅大户的代表也列席了这次迎新年会。
这并不是一场宴会,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茶话会,每两人一桌,桌上摆着瓜果茶水,以及一些点心糖食,按照官品高低,太守们坐在第一排,如杭州太守韩滉、宣州太守第五琦、苏州太守李希言、常州太守韦黄裳、扬州太守季广琛等等,其后是长史司马,再后是县令县丞,再向后面便是有爵位或者勋官的地方绅士名流了。
李庆安还没有来,会场内气氛热烈,众人窃窃私语,喧杂声一片。
杭州太守韩滉和江淮转运使崔宁坐在一桌,崔宁虽然刚来扬州就任没多久,但他在长安见过几次韩滉,彼此还算比较熟悉。
韩滉年约四十余岁,进士出身,步入官途近二十年,从主簿一步步做到了太守,他已经做了七八年太守,历任几州,官誉卓著,按照正常的晋升,下一步他要么进京高升,要么为地方观察使,可以说,韩滉是江南地区的官员领袖,另外,他也是丹青高手,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以画牛而出名。
韩滉是刻意和崔宁坐在一起,他想从崔宁这里了解一点李庆安对江南地区的打算。
他笑了笑先问道:“不知崔相国疏通漕河一事准备得如何了?”
崔宁虽然没有被正式任命为左相国,但他已经得到了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资格,左相空虚,人人都知道那就是为崔宁而设,现在崔宁临时受命为江淮、河南转运使,御史大夫,负责疏通漕河,建造置场仓库,他率领百余人的漕渠官员已经在河南至扬州一线考察了一个多月,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稿,这次赶到常州是为了和李庆安商量具体开工事宜。
“先期考察已经结束了,现在主要是劳力和资金粮食问题,只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便有把握用半年时间完成漕河的疏通。”
“那可有了解决的方案?”
“有了!”崔宁捋须笑道:“昨晚我赵王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