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暴乱潮水 (3)(15 / 22)
辨识,更在品性心志。性柔弱者无断,此之谓也。是故,善决之雄才,既须天赋悟性,否则不能迅捷辨识纷纭之说。更须天赋坚刚,否则必为俗人众议所动。故,善决在天。陈胜败如山倒,正在无断也,正在从众也。商鞅有言,大事不赖众谋。一语中的也。”
“先生与张良,孰有高下?”项梁忽然笑了。
“果真善谋之士,素无高下之别。”老范增一脸肃然,“世人所谓高下者,奇谋成败与否也。然谋之成败,在断不在谋。故,无谋小败,无断大败。譬如老夫谋立楚怀王之后,张良亦谋立楚怀王之后。刘邦听之当即实施,业已在月余之内访查出楚怀王之孙。项公听之,则直到日前刘邦来拜方有决断。此间之别,在老夫张良乎?在项公刘邦乎?”
第一次,项梁大大地脸红了。项梁素来桀骛不驯,轻蔑那些出身卑微的布衣小吏,更轻蔑那些粗俗不堪的农夫,若非大乱之时迫不得已,项梁是根本不屑与这些人坐在一起说话的。然则,老范增一个简单的事实,却使他与刘邦这个小小亭长立见高下之分,项梁很觉得有些难堪。但项梁毕竟是项梁,血战亡国流窜多年的血泪阅历使他至少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奇才名士是没有阿谀逢迎的,不听其言只能招致惨败。是故,项梁虽然脸红得猪肝一般,还是起身离案,向老范增深深一躬:“项梁谨受教。”
当夜,项梁设置了隆重而又简朴的小宴,请来范增尊为座上大宾。项梁郑重其事地教侄儿项羽向老范增行了拜师礼,且向项羽明白言道:“子事先生,非但以师礼也,更以子礼,以先生为亚父也。自今而后,先生为项楚之管仲,子必旦暮受其教诲也。子若懈怠,吾必重罚。”项羽恭谨地行了大礼,范增也坦然接受了项羽的大礼,三人饮酒会商诸事直到三更方散。从此,老范增融入了项氏势力轴心,成了项梁项羽两代主事者唯一的奇谋运筹之士。
三日后,章邯之秦军前部北来。依照前日与范增会商,项梁派出了新近投奔的陈胜军余部两员大将朱鸡石、馀樊君率部先行阻截秦军,而没有派出自己的江东主力。老范增说,这是“借力整肃”之策,既可试探秦之刑徒军战力,又可试探张楚余部战力。若张楚余部战事不力,更可借机整肃大军聚结战力。果然,两军开出百里外迎战秦军,当即大败:馀樊君当场战死,朱鸡石率残部逃到胡陵不敢回归复命。
项梁大怒,当即率一军向北进入薛郡,围住胡陵依军法杀了朱鸡石,重新收编了张楚军的流散余部。
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