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失才亡魏 (2)(9 / 22)
。盖秦人所言之“木”,是一种与暮气有别的沉滞之气。王翦阅历丰厚而稳健多思,凡事多以深远利害思谋,加之每战必先求诸将之见且极少动怒,凡此等等,军中将士常有些许不给劲感。是故,有了将士们一种小小的笑谈遗憾。当然,这也是因为秦军统帅前有战神白起为楷模所致,否则也不会生出如此比对。而对王贲,之所以有“精铁”公论,在于王贲的明晰判断与快捷勇猛,犹如上好精铁,弹指一敲当当回响。历经灭赵灭燕两大战,王贲的战场霹雳之风已经广为军中传颂了。但是,对王贲的另一层潜在秉性,将士们尚未觉察。也许,若非秦王力主王贲独当一面,王贲永远都没有机会爆发出这难能可贵的一面。
这一面,是王贲对将略的向往与追求。
王翦之家与所有的秦军将领不同,在故里频阳东乡始终保留着老宅庄园,灭赵之前,王翦家人始终居住在频阳老宅。那时候,王翦对秦王的理由是:“主力新军正在锤炼,臣不当陷入家室之累。”童年的王贲,是在恬静散淡的频阳老家度过的。父亲长年在军,书房空阔静谧。尚在蒙学的王贲,常常在父亲的书房里折腾,架起木梯上下打量,觅得一本兵书便窝在角落津津有味地读去。常常是母亲仆人满庄园寻喊,王贲才猛然跳起蹿将出来。
一次,父亲终于归家,聚来家人会商,要决断两个儿子的业向。父亲说国法有定,两子必有一人从军,老大已经加冠,可以从军;老二尚在少年,务农守家便了。母亲与家族人等无不点头。少年王贲一听大急,红着脸跳了起来嚷嚷:“我是老二!我不要守家!我要从军!”家人族人无不大笑。父亲板着脸道:“军旅不要少儿,休得搅闹。”王贲更急,红着脸又一阵尖嚷:“大哥长于农事,该守家!父亲决断有差!”父亲问:“如何你从军便不差了?”王贲一句尖嚷:“我熟读兵书!”言方落点,厅中族人笑得前仰后合。
“也好。你背两句兵书,我听。”父亲没有笑。
“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稚嫩的声音卡住了,王贲情急,抓耳挠腮道,“我,我再想想,想想……”
“你读了《吴子兵法》?”沉稳的父亲惊讶了。
“兵法是吴子好!要说打仗,我尊奉武安君!”
简单的对答之后,父亲久久没有说话。那一夜,忐忑不安的王贲看见父母亲寝室的灯火一直亮到四更。终于,父亲带走了王贲,秦军中便有了一个机警勇猛的少年士卒。那时,父亲正在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