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乾坤合同 (3)(15 / 16)
要真正地肩负万千军士之性命而全局谋划军争,李斯总觉得没有如同透彻的政事洞察一样的军事见识。譬如目下,李斯实在没有看出原先方略有何不妥,然则,在该不该对赵继续作战这个具体事项上便觉头绪颇多,无法一语了断。但无论如何,作为中枢主谋,他不能不说话。
“以臣之见,若对赵战事无胜算,可改向他国,或中止关外用兵。”
“何以如此?”秦王追了一句。
“其一,关外战事,意在示形,并非定然咬紧赵国。”
“也是一理。”
“其二,即或关外停战,亦不影响关内整训新军,于大局无碍。”
“王翦以为如何?”秦王沉吟地叩着大案。
“臣之评判,有所不同。”王翦慨然一句,显然已经是深思熟虑,“老军东出,初战失利,并非全然坏事。最要紧处,是扯出了赵国李牧的边军。李牧威震匈奴,已经是天下名将。然其才具、战力究竟如何?秦军极为生疏。若果真李牧此时不出,而在五年之后陡然与秦军相遇,战局难料。肥下之战逼出李牧,臣以为是最大好事。然则,此战仅为李牧边军的独有战法,若李牧仅仅如此一种战法,不足虑也。臣所虑者,李牧用兵之能我军依然没底……”
“且慢!”老桓龁一拍案,“李牧独有战法?是甚!”
“善藏飞骑,善开阔决战。此为李牧边军之独有战法。”
“鸟!这也叫战法?有地谁不会藏兵,你说个明白。”
“中原各国战法,以地藏兵,开阔之地不阻敌。”见老桓龁点点头,王翦指点着板图又道,“可大草原不同,险山恶水极少,大军难以隐藏,只能依靠剽悍骑兵的急剧飞驰追歼敌军。然则,李牧大败匈奴,却不是死追匈奴决战。当然,也是匈奴聚散无定来去如飞,无从追歼。李牧之法是长期麻痹匈奴,而后在匈奴大军南下时以飞骑大军合围痛击。老将军且想,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能使数十万骑兵隐藏下来而匈奴毫无察觉,这不是善藏飞骑么?开阔山原,四面敞口,最不宜包围战,李牧却恰恰能做到。这不是善开阔决战么?一句话,李牧长期对匈奴作战,业已形成了一套迥然不同于中原的独特战法。”
“狗日的!草原狼!刁!”桓龁算是承认了李牧。
“老将军说得好!李牧边军确实是草原狼,剽悍狡诈。”
“往下说。”嬴政叩着大案目光炯炯。
“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