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政飓风 (3)(3 / 23)
体决之。目下,先定大军行止,不能使六国抢占先机。”
“鸟!这才吞到点子上!”老桓龁精神大振。
“老将军胸有成算?”嬴政不禁一笑。
“嘿嘿,也是王翦与老夫共谋。”老桓龁笑得一句霍然起身,吩咐中军司马从军令室抬来一张立板中原地势图,长剑“嗒”地打上立板,“我等谋划:大军秘密出河东,一举攻克平阳,恢复河东郡并震慑三晋。秦国纵然大灾,六国也休想猖狂!”
“选定平阳平阳,黄河以东汾水流域要塞,战国秦置县,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理由何在?”嬴政也到了立板前。
老桓龁大手一挥:“要掰开揉碎,老夫口拙,王翦来说。”
王翦一拱手,过来指点着立板大图道:“禀报君上,选定平阳作战,依据有三:其一,大势所需。长平大战后秦军三败,撤出河东河内,河东郡复为赵国所夺,河内郡则被魏国夺回。后又逢蒙骜上将军遭逢六国合纵伏击,东进功败垂成。若非文信侯灭周而夺得洛阳,设置三川郡,秦军在大河南北将一无根基。而洛阳孤立河外平原,易攻难守,实非遏制山东之形胜要地。形胜要地者,依旧是河东,是上党。今上党、河东皆在赵国,直接压制我函谷关守军,又时时威胁洛阳三川郡。若非赵国疲软,只怕大战早生。唯其如此,我军急需重新夺回河东,为函谷关立起一道屏障,在山东重建进军根基。其二,时机已到。目下,三晋与我同遭大旱,民有菜色,军无战心,举国惶惶忙于度荒。此时一举出关东,定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其三,军情有利。平阳乃河东咽喉要塞,赵国驻守十五万步骑大军,可谓重兵。然统兵大将却用非其人,是曾经做过秦国人质的春平君。此君封地不在平阳,既无民治根基,更没打过大仗,能驻守河东要地,纯粹是赵王任用亲信。我若兴兵,当有七八成胜算。”
“赵国大将军,可是名将李牧?”嬴政目光一闪。
“君上无须多虑。”王翦自信地一笑,“李牧虽为天下良将,然始终与赵王亲信不和,故长期驻守云中雁门,而不能坐镇邯郸以大将军权力统辖举国大军。邯郸将军扈辄,还有这河东春平君,各拥重兵十余万,李牧从来都无法统一号令。再说,纵然李牧南下救援,其边军骑兵兼程南下,进入平阳也在两旬之后;其时,我军以逸待劳,河谷山地又有利于我重甲步兵,赵军绝非对手。”
“好!能想到这一层,此战打得。”嬴政很是兴奋。
老桓龁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