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仲父当国 (2)(11 / 23)
王绾做事扎实秉性厚重且不失棱角,素来不轻易臧否人物,吕不韦没有不相信的道理。然兹事体大,王绾断语如此之高,吕不韦也不能没有疑惑。毕竟,这位王子自己只见过三五次,迎接王后归秦时王子还是个总角小儿,后来又都是恰恰在东偏殿不期遇到,话都没说得几句,实在是不甚了了。思忖一番,吕不韦立即以行人署旧事未了名义,派一书吏将王绾紧急召回,密谈一个时辰,吕不韦方才定下了方略。
第一步,吕不韦先要清楚地知道各方势力对立储的实在想法。
所谓各方势力,便是能左右立储的关联权臣。尽管秦国法度清明,此等势力的作用远非山东六国那般可以使天地翻覆,然则要将事情做得顺当,还是须得顾及的。这是吕不韦一以贯之的行事方式。大局论之,秦王一方,朝臣一方,后宫一方,外戚一方,王族宗亲一方。具体论之,秦王一方只有两子,秦王无断然属意之选,可做居中公允之力而不计;后宫一方两王子之母皆无根基,王后赵姬母子入秦未带任何赵国亲族,胡妃原本低爵胡女更无胡人亲族在秦,纵然有心也是无力,也可不计;外戚一方历来是与参选立储诸王子关联的母系势力,两嫡子没有外戚势力,其余王子的外戚势力便只有芈氏一支了。这芈氏一族,乃当年宣太后嫁于秦惠王时“陪嫁”入秦的楚国远支王族。历秦昭王一世五十余年经宣太后与穰侯魏冄着意经营,芈氏与嬴氏王族相互通婚者不知几多,芈氏遂成秦国最大的外戚势力。目下可参选立储的诸王子中,至少有五六个是芈氏外甥外孙。芈氏虽在低谷之时,然毕竟还有华阳太后这个秦王正母在,若再与参选王子本族联手,势力便不可小视了。
但最要紧的,还是朝臣与王族宗亲两方。
说朝臣,还是一虚一实两方。虚者纲成君蔡泽,实者上将军蒙骜。蔡泽虽无实职,然从秦昭王晚年开始便一直操持国事大典,从安国君嬴柱立嫡开始,举凡国葬、新王即位、启耕大典、王子加冠等等无一不是蔡泽主持。此公学问渊博心思聪睿,一班阴阳家星相家占卜家堪舆家无不服膺,便是朝野公议,蔡泽说法也有极大影响力。此公若心下有事,突然搬出意料不到的稀奇古怪的祖制成法,顿时便是尴尬。蒙骜是军旅轴心,遇事无甚长篇大论,只结结实实一个说法便是举足轻重。自处置战败难题后,吕不韦与蒙骜已经是私谊笃厚。然此公梗直倔强,遇事从来不论私情,私交笃厚充其量也只是不遮不掩兜底说,想要他揣摩上意权衡左右而断事,是准定要翻车了。思忖一番,吕不韦还是先登蔡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