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情变横生 (2)(2 / 22)
听牧童少女的春日吟唱,遇动听歌谣便弹筝相和,记谱保存。堪堪五个年头,嬴异人几乎学会了所有的秦风歌谣。更有回味处,便是他与蒙武每春归来,必要商讨给那些没有歌词的“野曲”写辞儿,一辞写完,两人便你弹我唱我弹你唱不亦乐乎……
不料,快乐的少年生活却突然中断了。那年,风闻韩国要将韩上党拱手让给赵国,进而三晋结盟对抗秦国。压力之下,主司邦交纵横的丞相范雎主张:先行结好赵国,进而威逼韩魏,最终拆散这场对秦国极为不利的上党交易。秘密特使几番斡旋,赵国却指斥秦国反复无常,提出若能单方(不互换)派出一位王子入赵做人质,方可结盟修好。秦昭王思忖再三,一咬牙竟答应了下来。战国人质有公认传统,不是在位国君的儿子,便必须是太子的儿子,大国索要的人质尤其如此。其时秦昭王的几个老儿子都已经四十出头,各据实职,不宜也不想做人质,便异口同声地推举已经做了太子的安国君遴选驻赵人质。安国君无奈,便在庶子中选定了嬴异人。
消息传出,十六岁的嬴异人顿时懵了,与蒙武竟是抱头痛哭。
那年秋天,嬴异人的“质使”车马离开了咸阳。蒙武在十里郊亭为他隆重饯行。席间,蒙武郑重地将一副秦筝赠给了异人。蒙武说,这副秦筝是蒙氏祖传宝器,南山古松精制,筝板专门嵌进了自己的祝词与异人的名号,望上天护佑异人抱筝而归。异人大是感奋,亲自弹起秦筝,与蒙武一起唱了那首荡气回肠的《北阪有桑》……
谁也不能预料的是,嬴异人入赵两年之后,秦赵两国便开始了上党对峙,成了势不两立的死敌。从此,异人与咸阳的官方来往切断了,便象断了线的纸鹞般飘摇在赵国风雨之中。长平大战后,秦赵仇深似海,嬴异人被赵国转移到邯郸北山的一处秘密洞窟囚禁了起来。为防走漏消息,守护军士严禁异人弹奏秦筝。他每日能做的唯一事情,便是面壁静坐,低声哼唱那些烙在心头的秦风歌谣。
六国联军胜秦后,嬴异人虽然被转回了邯郸,但境况却是大大恶化了。行同囚居不说,赵国拨付的些许物事分明仅仅够一个人用度,却偏偏说是给十个质使随员的,嬴异人是王子,赵国不管!两年下来,老内侍卖光了所有随行之物,八名年轻力壮的随员还是在冻饿病交加中一个个死了。一次,那个侍女也饿得气息奄奄。嬴异人一咬牙,便将那副形影不离的秦筝交给了老内侍……
老内侍脚步蹒跚地走了。嬴异人却是水米不进,整整昏睡了三天三夜,醒来时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