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咸阳初动 (1)(11 / 22)
事略知一二,说此人根基在陈城,根本不会来秦经商。此后一连半月日日密查,报来的消息都一样:吕不韦每日出门踏街游市,暮色即归,从未与任何人交游往来。
便在此时,山东两路秘密斥候快马回程,密报了两个消息:其一,范雎隐居河内王屋山,逍遥耕读,近年多病蜗居,无任何异动;其二,士仓已经离开了桥山,与一个叫做唐举的士子结伴周游去了,连桥山的茅屋都烧了,并未查出任何“密士”踪迹。蔡泽不禁大松了一口气,然一丝疑惑却总是挥之不去——均无异常,难道是老夫杯弓蛇影了?思忖一番,蔡泽进了一辆密封辎车,从后门辚辚驶出直奔长阳道而来。
进得栎阳客寓的车马场,有侍者殷勤迎上,蔡泽说要拜访吕姓客官,侍者笑道:“先生居修庄,足下是第一位访客,请随我来。”便将蔡泽领到了最深处的一座庭院,方到竹篱院门,便见一柱与人等高的白石上两个斗大的红字:修庄。蔡泽点头赞叹:“客寓好风雅,竟有修庄之名!”侍者谦恭笑道:“足下褒奖,愧不敢当。我寓定规:客官入住,可给自己居所命名,我寓只刻石便是。”蔡泽原是计然学派,留心诸般民生流俗,闻言大奇:“如此说来,一座庭院岂非便有诸多名号了?”侍者笑道:“客官命名,人走名留。后住客官若不满前客所留名号,便可重新命名;若中意于前客名号,便可在这柱名号石上刻得自己姓名,以示认可。”蔡泽细看白石,左下角果然有“濮阳吕”三个小字,恍然笑道:“看来‘修庄’名号,却是这位客官新立也。”侍者一点头,便是一声高呼:“修庄有客——”
片刻之间,便听院内朗朗笑声,一人布衣散发大袖软履,从竹林小径悠悠走来,分明便是那个传信商贾吕不韦,只目下看去,却是比在丞相府多了一份消闲洒脱,全然不似寻常商贾那般珠玉满身。及至近前,吕不韦显然有些惊讶,看了一眼侍者,竟没有说话。
“先生客人领到,在下告退。”侍者一躬,便转身去了。
吕不韦这才笑着一拱手:“纲成君布衣而来,不虑白龙鱼服之患?”
“这是秦国。”蔡泽一副为政者的自信,“走,进庄说话。”
客寓庭院不大,却是杨柳掩映绿竹婆娑,人行林间石板小径之上,清风徐来,幽幽然毫无湿热郁闷之气,顿时神清气爽。蔡泽摇着鸭步道:“足下所取修庄名号,却是何典何意?”吕不韦从容笑道:“荀子有言: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国不免危削。不韦取荀子‘修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