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 / 5)
的当成自己的妹妹一般疼爱了。一是相处的时间长。二是贾敏自张氏嫁进府来,便对她散发的善意。
张氏的理念和史氏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张家一门书香传家。几代人下来,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但史氏以及史氏一门却是不一样的。
史家当初也是以此来教导史氏的。所以史氏当初给老国公纳的妾都是她的陪嫁丫头,一来陪嫁丫头比贾府的家生子更亲。二来陪嫁丫头的父母都掌握在娘家手里,用着也放心。
用陪嫁丫头和老国公成亲前就留在身边的通房打擂台,确实也是个好办法。但这种办法却并不一定都适合贾敏使用。
一来,姑娘嫁了人,跟娘家就远了。亲情再如何,也会慢慢变淡。当老子娘有一天不在了,用来制约这些陪嫁丫头的人就没有了。
别说还有什么哥哥嫂嫂,弟弟妹妹了。时间长了,感情早就淡了。而且就算感情仍在,当初的姑娘嫁人多年,陪嫁丫头的老子娘都熬死了,自己的老子娘还有渐在的道理吗?哥哥嫂嫂当家的娘家,会帮着小姑子继续制约陪嫁丫头的家人吗?
也许张氏会帮着贾敏这么做,但王氏会吗?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与其将底牌放在别人的手里,还不如劳劳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呢。
这才是张氏知道史氏教导贾敏关系妾室陪房时的所思所想。
但无论怎么说,贾敏记住了张氏的话,又想到母亲说的,她还是觉得张氏的话有道理。尤其是她的奶娘在她准备给夫婿纳妾时,有意无意地说着娘家有个侄女如何如何乖巧,又如何如何听话。
贾敏先入为主,对这位奶娘也有了一丝烦感。这是要拿她贾敏当踏脚石呢。
史氏的亲生女儿,自幼在史氏和先荣国公母子身边言传身教,贾敏也不是包子性格。她进林家也有五年了,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但早就把持住了后院。此时打发一两个陪嫁,还不是简单的事情。
没过两天,贾敏一边高调的让全城有名的人牙子带人过来挑选,一边低调地将奶娘的侄女嫁到了本地的一户平民商户家。
就连这位从小侍候贾敏的奶娘,贾敏也是让其收拾了包裹,送其回家荣养。为了面上好看,贾敏还送了不少的好布料。
必竟布料又沉,又占地方,赏出去也比金银看起来更抓人眼球。
主子施恩,也要让所有人都看到。
这种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