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部分(4 / 7)
刘瑾手中确实握有证据,状告到御前,没理的照样是自己。
颠倒黑白,舌灿莲花,也要分对象。遇上这些手段非常,专好同官员打擂台的宦官,想不认命都不成。
不比李相公善谋,不如王主事才高,没有杨御史的外挂,遇上刘瑾,只能认栽。
历史上,正德早年的官员,的确让刘公公收拾得无比酸爽。
现如今,挨了两顿金尺,刘公公的斗争水平直线飙升,被他盯上的地方官,那酸爽,简直无法形容。
查抄的赌坊越多,整理出的供词和账簿愈是浩繁。
刘玉离开象山,干脆做起刘瑾的“幕僚”。分批次整理供词,很快发现问题。
看到刘玉列出的名单,刘瑾瞳孔收缩,没有迟疑,遣人快马加鞭,飞送杨瓒。
安化王,晋王,宁王。
这一个个藩王,都不老实。瞧这架势,是想造反不成?
如查证属实,百千人头都将落地!
双屿港
杨瓒递出奏疏,未等来朝廷消息,却等来刘公公的密函。看过内容,知事关重大,当即遣人,请顾卿王守仁至舱室详议。
“仅凭口供名单,几名王府家人,无法轻易断罪。”
百万两金银流动,没有背后支持,纵然是王爷的小舅子,也不敢轻动。
偏偏账目做得机密,奏到御前,照样可推出家人长史顶罪。更会打草惊蛇,想再寻到蛛丝马迹,抓到对方的小辫子,怕会更难。
正无解时,忽有卫军来报,海上行来几艘帆船。
“可查明何人?”
“回佥宪,肖指挥使已派出兵船,言是海匪。”
杨瓒蹙眉,顾卿不语,唯王守仁表情平静,似早有预料。
待行到港口,见从船上走下的数名壮汉,杨瓒疑惑更甚。
“尔等何人?”
为首一名壮汉,着短袍长裤,腰粗背阔,站在当面,似小山一般。
见到杨瓒的官服,听其一口北地官话,猜出他的身份,当即跪地,道:“我等乃是苏州府崇明县人。不堪重税,逃至海上,聚集千人,踞浙海福建岛屿,落草为贼。今闻天兵剿匪,慑于天威,率众来降。望大人留我等一条性命,必戴罪立功,为大人驱策!”
话落,几名壮汉均跪倒在地,重重磕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