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部分(4 / 7)
录的银钱流向,冷笑不停。看到最后几个名字,多不认识,但送出的银两却是翻番。
“抄录一份,送到杨佥宪处。找几个信得过的番子,仔细审审赌坊掌柜。”
“是。”
“去请刘玉过来,他送来的消息,帮了不少忙,咱家也该当面道谢。”
“是。”
刘瑾在江浙大展拳脚,杨瓒仍没登岸,同顾卿暂留双屿港,搜寻谢十六等匪首下落,顺便和押兵船的番商谈谈心,交流一下生意经。
周、肖两位指挥使都没闲着,分别率领兵船,同熊指挥使一同巡查附近海岛,不放过任何可藏匿处。
奏疏已经写好送出。
剿匪的功劳,卫所官军占大头,杨瓒仅在末尾留名,顾卿更是名字都没有。
锦衣卫行事,需得保密。
为顾卿论功,当由北镇抚司奏请,天子钦定。
放下笔,杨瓒抻个懒腰,捏捏后颈,似能听到关节咔吧作响。
这要唤人,房门忽被敲响,传来顾卿声音。
“杨佥宪,京中来人。”
杨瓒忙起身,“请进。”
房门打开,见到门外之人,杨瓒不禁有些诧异。
“赵佥事?”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事,赵榆。
第一百零五章 杨佥宪的计划
赵榆此次南下,身怀两道命令。
“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顾卿,剿匪有功,升同知,赐飞鱼服,赏金十两,银一百五十两,绢帛十匹,宝钞五万贯。”
“敕钦差南下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剿匪有功,授中顺大夫,赏玉带。赏金十两,银五十两,珊瑚树一株,珍珠一斛,宝石两盒,绢帛十匹,宝钞三万贯。”
敕令宣读完毕,顾卿杨瓒分别领旨谢恩。
赐服金银便携带,俱送入长安伯府。将黄绢交由两人,赵榆的任务即告完成。
“恭喜顾同知,杨佥宪。”
南下之前,牟指挥使透出话,江南事了,即有乞致仕之意。
按照永乐朝留下的规矩,历代锦衣卫指挥使,无论是否出身勋贵,必须执掌过诏狱。
北镇抚司现有同知一人,佥事两人。行事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常年跟随牟斌办事,建树不多,算是不功不过,难以服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