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部分(6 / 7)
所谓怕老婆的传统,古已有之。武将不论,文人之中着实是不少。
六部九卿,三四位都是同道。
见天子也是如此,难免生出戚戚之感,从某个奇怪的角度,开始君臣相得,互相理解。
每日上朝,面对群臣目光,朱厚照稍感奇怪,却没往心里去。
内阁三人嘴角抽抽,也不会提醒。
谢丕顾晣臣即将出使,对朝中的变化并未深思。唯有严嵩,一边为出行做准备,一边感叹,身为一国之君,也是不容易啊!
“老爷将行,妾赶制了一件夹袄,望老爷带上。”
欧阳孺人刚过花信之年,粉黛桃腮,纤巧袅娜,说话时未语先笑,着实可亲。
见妻子过来,严嵩忙放下文书,接过夹袄,道:“累娘子操劳。”
“老爷说哪里话。”
欧阳孺人粉面微红,见桌上摆放一叠文书,知晓丈夫正忙,便不再打扰,东西送到,即要离开。
“厨下正炖汤,我去看着,稍后给老爷送来。”
“多谢娘子。”
严嵩想想,干脆丢开文书,和妻子一起出门。
京城的三月,寒意未消。
七品的京官,俸禄寥寥,全靠家中接济,才置办下这栋宅院。家中仅有老仆一人,家计膳食都需孺人操持打点。
严嵩感念妻子辛劳,更多几分敬爱。
妻子下厨为他熬汤,帮不上忙,总能添几根柴。
“老爷,圣人言,君子远庖厨。”
“娘子此言差矣。”严嵩轻托妻子手臂,笑道,“圣人不忍杀生,方有此言。娘子贤良,操持家务,终日劳累。为夫不过出些力,添几根柴,又算得上什么。”
行到后院,见到堆在院中的断木,严嵩跃跃欲试,打算执斧。
“为夫先劈柴。”
欧阳孺人吓了一跳,忙道:“老爷,当心!”
出言稍慢,严嵩抡起斧头,差点闪腰。
实在看不过去,欧阳孺人一把抢过斧头,随便朝身后一扔,仿佛扔出一方绢帕,看得严嵩双眼圆睁。
“老爷,可无事?这斧子重,莫要再动。”
“啊……好。”
严嵩大脑放空,回忆起方才一幕,看着娇小的妻子,心肝直颤。继而下定决心,紧跟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