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部分(3 / 7)
头,眉间拧出川字。
历经四朝,经历过天顺和成化年间的风风雨雨,都未曾这般累,心累。
谢迁愣愣的出神。
自己六个儿子,二儿子向来最省心。之前二十多年,也证明了这一想法。可自从儿子金榜登科,入翰林院,讲习弘文馆,一切都开始转变。
先是捧着兵书,日夜揣摩。后是升入兵部,同武人打起交道,距离谢阁老的期望越来越远。
现下,又纵马驰出宫门。
这是要闹哪样?
左思右想,谢阁老委实想不明白,头疼之际,猛然生出揍孩子的欲望。
李东阳看看刘健,再看看谢丕,端起茶盏,吹吹浮在水面的茶叶,轻饮一口,悠然得令人生愤。
“宾之兄好生自在。”谢迁很不平衡。
李东阳八风不动,放下茶盏,示意谢迁稍安勿躁。
“天子既已出宫,再急也是无用。有禁卫在侧,静候其音便是。”
谢丕三人之举,虽有些出格,实际而言,算不上什么。
说不得,还是件好事。
李阁老成竹在胸,拂过长须,再不多言。
第六十四章 武学之行
众人一路疾驰,总算在武学前赶上圣驾。
中官、禁卫又惊又吓,唯恐天子有任何闪失,一路紧紧跟随。
武学大门前,见天子猛然拉进缰绳,骏马扬起前蹄,皆变貌失色,心提到嗓子眼,冒出一身冷汗。直至马蹄落地,朱厚照翻身下马,仍是心如擂鼓,久久不能平息。
谢丕马术最佳,速度最快。顾晣臣紧随其后,不落半步。杨瓒紧抱马颈,沿途险象环生,自然落在最后。
远远望见双手扣在玉带上,仰望武学门匾,满脸兴奋的少年天子,杨瓒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磨牙。
熊孩子,当真是熊孩子!
“杨侍读,请下马。”
一名中官上前,扶杨瓒下马。
难得如此酣痛淋漓,朱厚照性情大好。见杨瓒靠着马身,有些站立不稳,笑道:“杨先生骑术不精,需得勤练。”
明晃晃的伤口上撒盐。
一口气堵在嗓子眼,杨瓒咬紧腮帮,心下决定,这月弘文馆讲习,全部改为民政!
什么枯燥讲什么!
必要时,大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