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8)
杂,有欣喜也有失落,那靠借钱生活的老二家再也不见了,代之的是他们以后有事,还得仰仗的夏久胜家。
※※※
董明承从拘留所出来,回到人民医院看望老师,这时候许仲远已醒了过来。
看到这个得意弟子,许仲远心情好了些,招呼董明承坐下来,像所有老人一样,关心地问起他工作上的近况。
董明承汇报了一下最近的工作情况,又问候了老师的身体,听说只是受了点风寒,养些日子就会好转,松了一口气。
又说起其它几个在省城的学长学弟的事,说大家现在工作上都忙,只能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机会一起聚一聚,有两个现在在给领导当秘书,连节假日也没有了。
感慨了一下时间过得快,离开虞城,离开老师转眼十多年了,一直感恩老师的栽培和提携,才能在省城有这样的工作。
又说到夏祖光的事,许仲远也难过起来,董明承就把见夏祖光的情况跟老师说了一下,让他放心,自己会时刻关注这个小师弟的。
陈秋霞听说董明承没有把小夏保出来,眼泪一下子又下来了。
“哭什么呢?这是他自作自受,就让他在里面吃些苦头,以后才会长记性。”在学生面前,许仲远依然摆出一付严师的面孔。
“你说的轻巧,小夏不在家,女儿怎么办?外孙怎么办?”陈秋霞哭哭啼啼地打着许仲远的胳膊:“你不管?好——我去找人想办法?”
“师娘,别这样,我们不是不管——”见陈秋霞痛不欲生的样子,董明承也不好受,说到底,小夏也好,自己几个也好,如果碰到了难处,师娘也会这样,想方设法为他们出头,这也是大家会把许老师当成父亲尊敬的原因吧。
有一个护短的长辈,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在中国,家长也好,长辈也好,行事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帮亲不帮理,一种是帮理不帮亲。很多时候,孩子因为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时,父母总会这样说:以后吃苦了不要来找我,做为他们不听话的惩罚。
等孩子真的受了挫折,回到自己面前时,他就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看到了吧,吃亏了吧,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似乎自己的面子满足了,就开心了,至于孩子心理上是否会有阴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董明承还记得有一个堂哥,因为读书不好,不肯听从爷爷的意见,去高速公路做收费员,而是去了南方打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