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部分(2 / 6)
楼修路的大工地。
四个字:生机勃勃。
此时的东北,经历了改革的阵痛后,形势已经略有好转。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多数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即使所谓的出路也就是在自己家门口开个小商店、小饭店,但温饱总是能保证了。当然也有些具有技术的工程师、技术员,南下去了苏州、无锡、宁波,在那里的工厂里找到了自己的新的岗位,而且,工资比在东北时起码高出了3、4倍。
李四的酒店里,很是热闹。大年初一,两层楼几乎所有的桌子都满了。东北的农历新年,总是这么喧嚣。
又过了一年,赵红兵显得更老了,鬓角上的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的数量,额头上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虽然只有38、9岁,但是看起来足足有50岁,只是在那眉宇之间,依然荡着英姿勃勃之气。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赵红兵起身端起酒杯,例行公事开始祝酒词了。
“能不能换点新词啊?”小纪起哄了。
“在座的各位都是好同事、好兄弟,在过去的一年里为公司都出了不少力……”赵红兵不理会起哄的小纪,继续不紧不慢的说。
“操,怎么净说这些客套话。”小纪继续起哄。
“大家都叫我一声大哥,我这大哥当的惭愧的很,在过去的一年里没让各位赚太多的钱……”
“红兵大哥你这是说什么呢?我们有今天全靠你啊!”赵红兵公司的那些同事兼小弟开始说话了。
“不过没关系,毕竟大家还年轻,只要继续这样干,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今年一定财源滚滚!”
大家开始鼓掌。
赵红兵把正经话说完了,开始挪榆坐在他身边的刘海柱了:“你们看这位,柱子哥,大家都认识吧。过了年,他已经虚岁65了(其实刘海柱也就47、8岁),你看看人家这身体,人家这精气神。他50岁那年还在十四中门口修自行车,你们谁在他那修过?那时候他真是穷啊,听说耗子进了他家转悠一圈,出来以后,哭了。他家忒穷,忒穷。耗子都找不到吃的。你现在再看看人家柱子哥,看见外面那黑色奔驰了没。咱们得向柱子哥学习。”
刘海柱没想到赵红兵忽然开始拿他开涮了。“操”!,刘海柱拿起筷子重重的捅了一下赵红兵的腰。
“咱今天为了新的一年,也为了庆祝柱子哥65岁大寿!来,干一杯!”赵红兵端起酒,一口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