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第八十六章(3 / 7)
…”司礼内监小心地问了一句。一年前才升了正五品,如今连跳两级到了正四品的知府,是不是升得太快?
“若有本事,不必拘着。”皇帝淡淡地道,“当初朕举用陆镇,亦是越级擢拔。何况顾家老太太年事已高,离开家乡日久岂不思乡?能得回去住几年也是好的。”
司礼内监低下头去:“是,陛下真是慈心体贴臣子。”有皇帝这一句话,日后这后宫里是个什么风向,他大概已经知道了。知道了,才不会走错路,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
“西北那边如何了?”
阴影里的人答道:“招抚使与主帅略有些冲突……”哪是略有冲突,招抚使要分权,陆镇怎么肯?
“有趣啊……”皇帝又乐了,“潞国公府太夫人前几日上折子,与朕说道潞国公世子该去军中历练。既西北事犹未了,叫他去见识见识也好。”
司礼内监又想抹汗了。上回出征,陛下派了周鸿去,陆镇没沉得住气;这次,陛下又要派潞国公世子过去,陆大将军,你若再沉不住气,可是谁都救不得你了。不过……若是顾家在福州查出些什么来,也说不定,你已经没救了。
皇帝打发走内监,转头看看李菡。李菡仍旧在磨墨,雪白的手指捏着墨条,运腕圆转流利,力道不轻不重。不过,手上略有些薄茧,可见在家乡之时,的确曾经操劳过,比不得在京中时娇养,十指不沾阳春水。
“可想过日后如何?”皇帝只看着李菡的手腕。宫女也罢,女史也罢,自有统一的衣装,并不许逾越,可手腕上悄悄戴个什么,或者鬓边插一朵精致的绢花,亦是准许的。那等粗使宫女什么都没有,自然没得戴,但略有些脸面的,都爱戴个镯子。金的不许戴,银镯子也有各种各样的花色。还有些独出心裁的,为了吸引皇帝目光,用五彩丝线编成各种花样,戴在腕上倒比镯子更新鲜些。唯独李菡,手腕上光秃秃的,连一根丝线都没有。
李菡研墨的手腕连停都没停过:“只愿二十五岁后出宫,还来得及侍奉母亲,颐养天年。”
皇帝似笑非笑:“若是做了寿王侧妃,也可颐养你母亲。”
“妾者,立女也,凡事不可自专。”李菡仿佛根本没听出皇帝的意思,“妾之亲戚算不得正经亲戚,奴婢又如何奉养母亲?”
皇帝突然冷笑一声:“你竟言辞如此大胆?”
“盖因奴婢知道,陛下绝不会喜欢被人欺骗——就如所有人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