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第六十一章(5 / 8)
她那张四方脸一样,有棱有角,就是没有圆润。幸而她的一对儿女生得都不像她,而是继承了茂乡侯的好相貌。
甄太太的耳朵顿时竖了起来。按前朝的规矩,三年一大选,一年一小选。大选是为皇帝和宗室选秀,小选则是选宫女。不过到了本朝,太宗嫌一年一小选太麻烦,须知选进宫的宫女终生不能出宫,是要老死宫中的,每年都选,最后宫女简直积压成灾,每年都是皇宫内库的一大笔开支。
于是太宗颁令,小选不定期,视宫中宫女数量而定,宫女满二十五岁后可放出宫去。如此,就能省下一大笔开销。到了今上这里,自他继位之后只小选过三次,距离上一次小选,已经有差不多六年了。
“若是小选,都是自民间选取,如何能跟与寿王选妃混起来操办呢?”跟茂乡侯夫人说话的贵妇有些疑惑。
“此次所选的,不是粗使宫女,而是女史。”茂乡侯夫人仍旧一板一眼地回答,“宫中六局女史多年长,那些粗使宫女多半大字不识,难当重任。故而陛下此次要选知书达礼的女子,入宫担任女史。”
老话讲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民间的女子,针线女红、下厨炒菜才是最要紧的,至于识字——有钱送儿子去读书的人家都不多,何况是女儿呢?因此民间选来的宫女,不识字那简直是一定的。
在皇宫之中,若只做个粗使宫女,那并不需要识字,可若想再往上爬一爬,读书识字却是必须的了。不说别的,单说六局里稍微能管点事的,至少要会看账簿吧。记录皇上临幸后宫的彤史,你如果连字都不识得,还记什么?
各宫里管事的大宫女和姑姑们,道理也是一样的。因此宫女入宫之后,还有内讲堂会对她们进行一些识字的教育,而担任内讲堂女先生的宫女,自然要比别人更加知书达礼才是。
如此一来,这女史的位置还是颇为重要的,而民间又不易采选到。今上登基十几年,宫里的女史们凋零得差不多了,急需再选一批人接任。因此这一次,采选对象就不仅仅是平民小户家的女儿,连同小官吏家的女孩儿,只要年满十五岁而又自愿入宫的,都可做为采选对象。
既然也采选官家女孩儿,那么将品级再放宽一些,替寿王选个侧妃、替齐王晋王选个侍妾什么的,也就是顺手的事儿。
茂乡侯夫人这番话,引起了旁边不少人的注意。今儿来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家的女眷,当然她们的女儿不会去做宫女,多半也不愿去王府做个没名份的侍妾,但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