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3 / 7)
是希望两个长辈能幸福的。
把媳妇安置进了屋里,又跟石嫂子知会了一声。赵二石就去院子里帮着师傅干活去了,俩人什么话都没说但还是默契的跟以前没有两样。
因为石嫂子在,所以崔玉并不好问李氏跟陈木匠的事儿。不过临走时,在李氏往她篮子里塞小零嘴的空档,崔玉倒是点了点那些话。
之前刚搬出村子的时候,一提起陈木匠,李氏还会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可如今说起跟陈木匠的事儿,她倒是有了几分女人特有的羞涩,甚至手还不时的整理下碎发。
如今在镇子上,崔虎子也能常常回来,只是今儿学堂里的先生寻了往年的童生试试题给大家传阅,所以他跟赵小山也就留在了学堂里。
所谓童生试就是考取秀才功名的考试,他们这些没有功名的学子想要考秀才,就必须先考童生。一般都是在每年二月由知县主持,前后要考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五场。只要考过了,就能进入四月的府试,过了府试就能成为童生了。
而后才能考秀才,所以就算崔虎子跟赵小山不过十来岁,但也要早早开始准备童生试了。免得到了头发花白,还无法考取秀才的功名。
崔玉知道这个,所以干脆跟赵二石去了一趟学堂。瞧着两个孩子虽然瘦了,但精神很好,这才放下心来。
想着在外身上总归不能没有银钱,所以崔玉除了送了些吃食来,还给了崔虎子跟赵小山一人一个装了零用钱的荷包。嘱托他们学习也莫要熬夜,万事都要慢慢来,千万别累坏了身子。
絮絮叨叨叮嘱了许多,崔玉才放了俩人回去。当然她不知道的是,她这三天两日往过捎东西的行为,可是羡慕坏了学堂里许多离家远的学子。尤其是年纪小,被家里甚至整个村子里寄予厚望的人,可不是每到这时候都会偷偷瞧几眼?他们也希望自家家里来人,哪怕不是来送钱或者衣裳的......
回村的时候,崔玉又让赵二石带了她们去书馆寻了几本启蒙用的旧书。虽然是旧书,但价格着实不也便宜,都能换好几碗白面条吃了。
石嫂子嘴上就忍不住劝说起来,女人家的看书不过是瞎费钱,虽说他们日子过起来了,但省着点总归没用。
倒是赵二石笑着说道:“嫂子说的是,不过多识点字儿还是好的,日后做生意也不怕被人哄了去。”
瞧着那夫妻俩是打定主意要买,而且赵二石还高兴呢,石嫂子最后也没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