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4 / 6)
京建立民主的政体。这些口号是绝对诚实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口号符合一切客观条件迫使共产党采取的战略的内在因素。不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总之,在一切方面,他们都真正需要和平,真正需要一个代议制的、多方面参加的民主政体,来实现他们当前的目标。他们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种民主政体,是唯一令人满意的结构,可以团结整个民族,对日本进行反帝斗争,谋求独立。而且他们充分相信,必须先有这一斗争,然后才谈得上进一步努力在中国实现社会革命,它们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前者必须同时带动后者。他们通过切身经验了解到,在势必要灭亡整个民族的外国威胁面前,继续进行革命战争不但会进一步削弱全民放的抗战力量,而且也会随之埋葬革命本身的潜在力量。
毛泽东说,“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是国际社会主义胜利的一部分,因为中国打败帝国主义意味着摧毁帝国主义最强大的一个根据地。如果中国赢得了独立,世界革命就会非常迅速地发展。如果我国遭到敌人的征服,我们就丧失一切。对于一个被剥夺民族自由的人民,革命的任务不是立即实现社会主义,而是争取独立。如果我们被剥夺了一个实践共产主义的国家,共产主义就无从谈起。”②
因此,基本上就是根据这一论述,甚至在蒋介石被俘以前,共产党人就向国民党提出了统一战线的建议。在危机期间,他们始终坚持他们的“路线”,这种坚定性令人惊讶,而且他们的冷静客观态度在中国的极度个人化的政治中是罕见的。尽管客观情况显然向他们提供了许多引诱,他们还是表现出党的纪律,凡是公正的观察家,一定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从一开始,他们就看到了,西安事变对他们的中心意义是有了表示他们提出统一战线纲领具有诚意的机会。他们同逮捕蒋介石没有关系,他们同全国一样感到意外。但是他们对于逮捕的结局却起了不少作用。
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不久以后他们就发表通电,③表示相信“西安领袖此次行动出诸爱国热诚,希望迅速制订立即抗日的国策。”通电强烈谴责何应钦的讨伐,宣称“如发动内战,全国就会陷入大乱,日本强盗就会利用这个机会侵略我国,亡国奴的命运难逃。”为了要争取和平解决,共产党要求在不打仗的基础上开始谈判和召开各党派和平会议,讨论全国联合抗日的纲领。该电明确表明了张少帅请到西安去的共方代表要遵循的政策——在整个事变期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