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绽养心殿(2 / 7)
太子宫玄,乾元帝对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
“正是!”
乾元帝手放在安福端上来的茶盏上,轻扣了两下,顿声道,“来人,传吏部郎中张初曦!”
“是!”殿内的宫侍应了一声,忙急步躬身退下,很快,一声声尖喝在宫内响起,
“传吏部郎中张初曦觐见!”
“传张初曦觐见!”
……
初曦一路走的不急不缓,目不斜视,进了养心殿躬身淡声向乾元帝请安,
“微臣参见皇上!”
殿内铺着红色的织锦绒毯,众臣分列两侧,乾元帝坐在巨大的金色龙椅上,身后是一幅巨大的山水浮雕,磅礴大气,气势雄伟。
乾元帝垂头看着桌案上的奏折,头未抬,沉声开口,“举正官荐举梁子瑜和王文则做漕运使的文案在你那里?”
初曦身姿挺直如竹,声音清澈,“是!”
乾元帝抬目在少年身上一扫,“那你可已经做出决定,由谁做漕运使?”
“回皇上,微臣认为,两人都不合适!”
初曦话音一落,众人的目光瞬间落在少年身上,有探究、有讥讽、有不屑…。这段时日梁子瑜往熏翠阁跑的殷勤,也不曾见这位张郎中拒绝,眼看这漕运使的位置就要落在梁小王爷身上了,今日突生变故。
梁子瑜和王文则就跪在殿外,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两人是犯了事,这少年当了几日的官,可见风使舵的本事却见涨。
唯有上方那人目光一顿,带了几分玩味,
“哦?张爱卿说说为何不适合。”
“是!漕运使负责河道上的粮食运输和军粮的调配,需要强大的调控能力,以达到人力和物力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还需要熟悉各地方的河道详细情况,及时针对各地粮食运载的重量做出河道主线的更改,并且根据各航段水位高低的不同情况,督促地方官员建造堰埭,疏通漕河,增强运载能力,若有战争时,军需的调配更需要漕运使精准的调配路线,安排接应,才能不延误前线的粮草供应。”
众人一愣,目光再次投向中间的少年,面上的不屑的神色渐渐却变成凝重,乾元帝也不由得抬起头来,只听少年继续道,
“据微臣所知,上一任漕运使付大人虽在任漕运使十年,尚不能全部做到,税粮的延误是常有之事,商线官线主次混淆不清,河道繁多拥堵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