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谢唐昌的朝拜(下)(2 / 4)
这两年治下安定,无乡民械斗之事,又因举荐贤才,被划为一等……”李二端起一个记录官员德行的小本子,边看边念道:”你的表现很不错嘛,这两年山东这片土地你觉得管理起来如何?”
璋德仪此时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高堂上的浑身上下一身金黄龙袍的李二,兴奋的不能自已,话音都打颤道:”下官何德何能受陛下称赞,只是为一方父母官,尽职尽责为本分,不敢逾越半分,这两年山东年年熟稔,栽植的土豆和玉米都大获丰收,拖陛下鸿福,乡里百姓皆家有余粮,乃是大治之现。”璋德仪说完,像是终于解脱一般,额头上全是汗水,能和天子陛下对话,这种压力对他来说很大。
“嗯。”李二也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道:”朕这一次泰山封禅,临濮县作为朕在泰山脚下的最后一站,礼仪环节可都安排妥当了?”
说到封禅,璋德仪顿时来了精神,抬起头兴奋地说道:”回禀陛下,全都准备妥当,下官早已在半月前就通知十里八乡,做好迎接陛下的准备,此刻想必在临濮县城百姓已经围满,只为一睹圣颜,陛下随时可以出行。”
李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手一挥,豪气道:”斋戒已毕,四方封禅坛也已经修好,登岱宗山封禅宜早不宜迟,来人,备好步辇车架,朕这就要去接受临濮县百姓的供奉,然后登山封禅!”……
临濮县的县城除了陛下要行驶的道路以外,此刻其他地方早已经是水泄不通,在一千四百年前,古代人看到皇帝的荣耀要比后世人能和国家领导人合影还要强烈。
此时的临濮县城道两旁,挤满了男女老幼,其中有一个身穿细棉丝衣,面色有些黝黑的青年,目光炯炯,满眼兴奋的望着被戒严的道路,他正是古槐村的谢唐昌。
“娘子,娘子,快来看,那就是御驾的车辇!”原本空无一物的道路,远处出现了一队马车,漆金的车窗,紫金雕龙,马车的车辕上插着一杆金龙旗帜,看起来无比大气磅礴,也是让谢唐昌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激动。
“哪呢,哪呢?”谢唐昌的婆娘不高,站在人群后面,垫着脚尖都看不到玉撵。
一看自己家婆娘看不到,年轻有力的谢唐昌也是急了,一把抓过媳妇,就朝人群中挤去,“让一让,让一让。”凭借着强壮的身躯,谢唐昌很快就带着妻子挤到了第一排,站在被禁军戒严的前面,道路上的景物一清二楚。
此时皇帝的车驾才刚刚抵达,羽葆、华盖、旌旗、罕毕、车马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