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中套(2 / 5)
当即就在这摆下场子,市里的领导听说有港商来投资还是张震的亲戚,也立马让人一路上开绿灯,所以三个月不到,这姜明的店就开了起来。姜明也是立马在这摆下八仙桌,正正试试的开了业,请了周围的同行,和以前的老友们,倒也算是来这拜了一番码头。
那个年代想在潘家园开店子套路实在太深,这来这看热闹的全是一些文物爱好者和一些古董收集者,还有些人纯粹是来这看热闹的,捡漏的。那些开店的老板专门杜撰些捡漏的故事,给这帮到处闲逛的买家听,什么今个谁家亲戚来这旅游,捡了个大漏赚了几万块;还有谁谁因为买东西被打了眼,赔了个倾家荡产;还有什么道边扫大街的,在垃圾箱里拣出了什么画,一下子成了万元户啥的。反正这改革开放后,这潘家园就火了起来,之后没过几年这不少人就开始炒起了古董。
这魏三穿的虽然破破烂烂的,可是在这一条街上那是长辈,别看这街上不少人都是新人,各个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但见这魏三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叫一声魏三爷。
此时魏三往那一站,这帮人就知道了,这潘家园此间店面来的是个大人物,这魏三居然都给来撑场面,所以这周围的几家店铺都临时给这姜老爷子送来了横幅,庆祝下这老人家的店铺开业。
李孝清这几天也在这转悠了挺久了,也知道这帮开店的店里的货都是三分真七分假,说啥是文玩古董,其实都是文化艺术品,叫价虚不说,基本上游客什么的到这那就是一锤子买卖,上了当以后也不会再来。而到了小街那边都是一些散户,摆地摊的,拿着小件在那叫卖。那地方倒是偶尔能捡个捡漏什么的,只不过概率和中彩票没什么区别。顺便说一句,现在大伙就别去那捡漏了,当年还是有几率的,现在那摆地摊的都是两元店里的东西,本土制造现代工艺。
“大家伙今个到这是给我魏三的面子,这家店铺的主也算是老北京人,当年跟我魏三的交情那是深着呢,各位给姜掌柜面子就是给我魏三面子,别的不多说了,我先干为敬!”魏三这身子骨壮实,往那一站跟个门神似的,嗓门也亮,他这么一喊,大伙赶紧伸出巴掌给人呱唧呱唧几声。
买卖开张以后,这姜明没接到什么生意,反而是一天天的拉上李孝清四处闲逛,看到好玩意就往回买,这还往外面搭了不少钱。李孝清是看在眼里,这心里也跟着着急,老爷子却是总说,这文玩生意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李孝清此时跟着二师兄闲逛,姜祁则是在家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