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女学雏形(5 / 8)
跟着众姐妹读书吧?”
元春甚是同情地摸了摸贾瑛胸口的那块通灵宝玉:“众姐妹学的功课,跟你不是一路的,所以不能让你跟着她们一起学。”
这块通灵宝玉,本是贾瑛出生时衔在嘴里的。当时,元春借着接生的机会,偷偷将这块玉藏匿了,让贾瑛没有了“衔玉而诞”的偌大名声。后来贾瑛满月,元春才将这块玉还给了他。只说是有一次拜佛时,一个老僧给的,据说能辟邪,让他好生戴着,别弄丢了。
要求被拒绝,贾瑛的一张脸更苦了,说道:“陶元亮不为五斗米折腰,千古高风传颂至今。如今老爷却整日里逼着我读书上进,去做那为五斗米折腰的事,哪有一点读书人的气节?如此这般,书读得再多,也不过是禄蠹而已!”
禄蠹?
听到这两个字,元春心里有点哭笑不得。陶元亮就是陶渊明。他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句,的确是流传千古。可贾瑛才几岁啊?就把陶元亮当偶像了?
她想了想,便问贾瑛:“那在你眼里,什么样的读书人,才不是禄蠹?”
贾瑛一时答不出来,想了良久,才说:“读书是为了明理而不是为了追逐官职名利的人,便不是禄蠹。”
元春便道:“你的意思是说:只读书,不去考功名的人,就不是禄蠹?”
贾瑛正要脱口而出一个“对”字,心里却隐隐觉得不对:好像林家妹妹的爹爹、林姑父就是有功名的人啊!老爷和大哥哥好似也有秀才的功名……这样说,不是把他们都骂进去了?
他住了口,有些不确定地看着元春求解答:“难道不是吗?”
元春斟酌着回答:“当然不是!那些只拿俸禄,却不为朝廷和百姓办事的人,才是禄蠹。拿了朝廷的俸禄,就尽心尽力为朝廷、为百姓办事,这便是国之栋梁了。就比如咱们家,丫头婆子、管事家丁都是有月钱的,他们拿了月钱好好当差,就是好的了。那些拿了月钱却不认真办事,甚至还四处生事的人,就是刁奴了。”
她说得很简单,比喻得又很贴近贾瑛的生活,贾瑛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可我不想为朝廷百姓办事,为什么老爷还非逼着我去做官?若我成了禄蠹怎么办?”
“不想做官也无妨。那你就得想一想:长大了要做什么?”元春伸手摸了摸他的衣服,“你现在的一衣一食,都是祖宗们做官换回来的,这是你从这个家里拿走的东西。如果你只从家里拿走东西,却不为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