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江南篇 “所以……是那种小人书对不对……(5 / 6)
沈支言和阮苓的手,将她们拥到宴席中央,随着欢快的鼓点翩然起舞。
夜风拂过,吹散了最后一丝君臣之别,只余满城笑语。
往后的两日里,几人随着村民们遍游青溪镇。他们踏过山间蜿蜒小径,掬过溪边清冽的泉水,采过枝头野果,更曾立于高峰之巅纵情呐喊。在这山水之间,他们仿佛卸下了所有重担,真正融入了这天地自然。
京中政务终究不容久离,临行那日,青溪镇的百姓们排成长队相送。晨光里,众人立在马车前依依话别。
临别前,薛召容为李唐先生的画作题就了一首诗,在上面落款了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章印。
老夫人展开画卷,看着上面的字迹,激动地道:“没错,正是这般诗句,才能表达出这幅画的深意。陛下这番心意,老身代先夫谢过。这画老身定当视若珍宝,世代相传,要让后世子孙都知道,这青溪镇曾得遇明君,得蒙圣恩。”
薛召容见老夫人满意,这才放心了,这些日为了这幅画他可是绞尽脑汁。
众人依依惜别,踏上了归程。
马车辘辘前行,薛召容将沈支言揽入怀中,温声问:“这趟出行,可算满意?是不是收货诸多?”
沈支言靠在他肩头,轻叹道:“是啊!从前在京城,像只笼中雀,如今方知天地广阔,人生百态。那些曾经耿耿于怀的琐事,如今想来,竟都微不足道了。”
秋风透过车帘缝隙钻进来,带着山野间特有的清爽。薛召容握紧她的手,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这世间众生,各有各的缘法。每个人都是自己命途里的主角,演绎着不同的悲欢离合。正是这芸芸众生相,才织就了这繁华人间。唯有体察百姓疾苦,方能真正为苍生谋福。”
“是啊!以后我们要多出去走动走动。”
“支言。”
“嗯。”
“临行前,我见你与阮苓从一位妇人那里买了一样东西,是什么?”
“啊!那个呀,你还是别知道了。”
“我看你还挺喜欢的,当时眼睛都笑弯了,到底是什么?我很好奇。”
“就是……就是小人书……”
“什么类型的?”
“你别问了。”
“你准备自己偷看?”
“我还没想好要不要看。”
“所以……是那种小人书对不对?”
“……好像是吧!”
“你脸红什么?”
“我没有脸红。”
“支言,我们是夫妻,你有好东西一定要与我分享。”
“……好,好吧!”
“来!让我亲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